立足“双减”政策激活“三个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立足“双减”政策激活“三个课堂”

曹世明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中心小学 718500

摘要:笔者身为小学校长自当时刻关注国家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借助于“双减”政策,打开教育的新世界和新天地,不断激活“三个课堂”,由此能让三个课堂彼此之间共同发力,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各自协同,使得小学生的思维融入到不同的区域之中,也能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相应的助力。教师要卸除学生的学习枷锁,使其能感悟到学习的趣味和便捷感,放弃大量的无用功,释放自我的全新活力,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加懂得自我是课程中的最为重要的主人,需要全力以赴在三个课堂中提取到更多的知识和美德,优化本人的思维和创新才能。本人作为校长应为开创更好的教学局面而制定更优质的教学方针。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教育;三个课堂;教学方向

在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双减政策后,校领导需在正确的教学道路上,以高屋建瓴的教学前瞻性和大局观奠定一系列更富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教学新方案,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激活本人的内在潜能,体验到学习的意义和活力,也能将以往的浮躁状态变为更为积极、更富有活力的学习状态。笔者作为校长需要将一系列教学布局和教学战略思想传递给全体教师,使其更加懂得如何放松一下教学的缰绳,使得学生能在减少无用功后,更加懂得在学习的同时释放创造才能,协调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交互关系,从而使得彼此之间形成更为稳定的、良性循环的关系。

一、双减政策是奠定三个课堂的根本

人的时间和精力毫无疑问都是极为有限的。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时间是不够用的,如教学者不能制定出更为友好的学习新面貌,必然使得学生在气喘吁吁中难以为继。笔者身为校长,首先要确保双减政策的落地生根,将双减的内在要义传递给全体教师和年级组长,使其将这些政策不折不扣、落地生根地做好,也能让更多的小学生体验到一种轻松感和喜悦感,这才是教师需要完成的点。教师如果一味地突出教学的应试性,对于学生而言或许是痛苦的,对于他们增加课外的知识和智慧也是不利的。

二、第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战场

所谓第一课堂主要指代学生在学校内、教室内的课堂学习。第一课堂是基础,是纲要,是学生的知识来源最为重要的地方。因此,相关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务必要确立自我的目的性、规范性和指令性,将大量的精准的、严谨的知识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带给小学生,使得学生在正确的学习方向的引领下认真学习知识,并且能把握到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教师要让学生更加懂得的道理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学生不能成为一个循序渐进的个体,一味地想在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中展翅高飞,却不能打好基本功,那么很多的学习设计都是一场空。本人给全体任课教师下达的教学指令是,要让学生都能在第一课堂长知识学本领长才干,将减负提质的教学目标贯彻落实到底,并且让孩子们的学习综合能力也随之实现大踏步的提高和发展,这对学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

三、第二课堂应为学生提供大量资源

第二课堂指代在学校中的大量的学习性场所,包含图书馆、自习教室、实验室等等场合,这些场合中应该包含着大量的供小学生学习和使用的学习资料,这些学习资料本身也应该让学生感悟到趣味和意义,使得学生更加懂得知识的世界是无比浩瀚的,甚至可以说是深不可测的。教师要善于打破以往的教学限制和教学规划,使得学生不必因为课堂上的知识而搞的气喘吁吁,而是能在第二课堂上自主学习和把握到更多的知识,提炼出更多的趣味,最终成为一个更为出色的个体。笔者在日常的教师会议中时刻向全体教师传递了关于自主学习的重大意义和内在要求,使得更多的教师能明确:小学生自己才是课堂上的真正主人,教师不过是学生的服务者和奉献者,唯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走上一条正确的学习道路。

四、第三课堂是学生实践的闪耀舞台

知识仅仅是个体储备的精神性养料之一,如果不能将其落实到实践的舞台上那将变得毫无意义。第三课堂便是学生释放自我的创造性才能的最大舞台。学校方面要善于和学校周边的很多社区服务站点达成更好的合作关系,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在相应的合作区域中得到释放自我才华的舞台和机会,同时能让学生的智慧和协调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也能让学生更加懂得,良好的学习思维和从容的实践能力对于个体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缺一不可的。教师要善于颠覆自我以往的教学认识,能从实践和创新等维度为孩子们的发展强基固本。

结束语:

本人身为小学的校长,应该时刻关注到双减的最新发展动向,并且能充分认识到对于小学生的教学理念需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不断加以丰富和创新。三个课堂是互为表里的,也是彼此因袭的。教师要善于改变自我的教学定位和教学角色,在正确的教学道路上时刻为了学生而服务,使得更多的学生能理解知识,分析知识,研究知识。更为重要的道理是教师要让学生能成为一个更为勇敢和勤奋的人,并且在课堂上有着更加不同寻常的卓越的表现,这才是教师试图达成的教学意图。

参考文献:

[1] 惠强.打造“三个课堂”实现“三全育人”[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