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罗尔斯契约论强调公民是正常而充分合作社会成员,而且它还假定他们种种天赋才能处于正常范围。在可行能力思路看来,由于这样一种契约主义方法论,那些具有严重能力缺陷的人不能从正义原则中公平受益,他们甚至被排除在正义原则选择过程之外了,因此这种理论没能真正保障每一个人基于正义不可侵犯性。但在罗尔斯契约论中,作为正常合作成员之基础两种道德能力应当被理解为是每一个公民所拥有的,而正常能力假定意在排除能力差异在原则选择过程中影响,因而它反而是包容性。在组织有序社会中,有能力缺陷的人一些特殊需要确实没有被当作一个基本正义问题来对待,但这一点乃是平等政治自主性代价。

  • 标签: 契约论 可行能力思路 正常能力 能力缺陷 政治自主性
  • 简介:道德能力是人认识理解道德规范,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道德评判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能力,是促进人发展重要因素。但我国传统道德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忽视对学生道德能力培养,造成道德能力培养中错位和缺位现象。主体意识凸显、新交往形式形成及德育不断发展,为道德能力培养提供了诸多可能性条件。现代德育应面向生活世界,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结合,以“生成的人”方式培养人,提高学生道德能力

  • 标签: 道德能力 德育 培养
  • 简介:道德能力是人全面发展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德性主体道德理想基础。现代社会寻求正义社会制度所需要道德能力,是一种超越了心理学意义上能力,是一种更为高级道德哲学意义上能力,其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即合理价值观、正义感和仁爱心、自主意识和责任感。在实践中确立价值观、树立正义感、培养伦理自主性与责任感,构成了公共行政道德能力内涵。

  • 标签: 公共行政 道德能力 价值观 正义感 伦理自主性与责任感
  • 简介: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所包含能力性质、能力范围、能力体现,合称为国家治理道德能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表现为人能力现代化,其伦理意蕴主要体现为治理主体道德能力、治理过程道德落实、治理客体道德塑造以及治理国际伦理意义等几个方面。

  • 标签: 国家治理 道德能力 伦理意义
  • 简介:信任问题是学术界研究理论热点之一。不同学科从不同维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不同层面的探讨,取得了丰富研究成果,但依然有深化和提升空间。从哲学视角研究信任问题,除了当前伦理学维度之外,还可以从人学维度出发围绕利益、自由和责任等范畴进行探讨;从价值论维度研究信任本身蕴含价值观念和价值原则。其核心问题是社会生活中值得信任行为和品性,即交往实践中自由和责任问题

  • 标签: 信任 哲学视角 自由与责任
  • 简介:从道德哲学与精神哲学角度考察马家爵事件以来校园恶性事件,可以看出,它们既是社会事件,更是精神事件,其根源是伦理病灶癌变,解释和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性概念是"贱民"。"贱民"哲学地内在于"伦理世界—生活世界—道德世界"精神发展过程中,其癌变精神哲学轨迹是:卑贱意识—贫民—贱民—暴民。由"卑贱意识"到"贱民"异化,是伦理及其精神链断裂结果;由"贱民"到"暴民"恶变,是"伦理出局"结果。必须在消灭极端贫困基础上,透过"伦理安全"体系建构和"精神援助"实施,从根本上消除产生"贱民"以及由"贱民"向"暴民"恶变精神土壤。

  • 标签: 贱民 伦理病灶 卑贱意识 暴民 伦理安全 精神援助
  • 简介:转化医学理念和发展模式正在向生物医学研究众多领域迈进,它既给人类带来治疗疾病希望,也引发了许多备受关注和亟待解决伦理问题。本文围绕转化医学研究中存在安全问题、知情同意、分配公正、群已关系、利益冲突等问题进行了伦理分析和论证,以期使转化医学在其运用领域能够不断取得成功并造福人类。

  • 标签: 转化医学研究 伦理问题 生物医学
  • 简介:'中和',是中国哲学和中国伦理文化所推崇价值理念和处事方法,也是贯通价值哲学之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共有原则。'中',有'中国'之意,也有'中心''主体'之意,相当于一个事物向周围扩散中心点,以及控制全局主体责任者。'和',有'和谐''聚合'之意,是处于非中心或边缘状态事物一种存在状态。中与和组成'中和'一词,是指事物存在一种正常状态。'中'与'和'关系,还可以抽象为体与用、道与器关系,即中为体、为道,和为用、为器。'中和'与'和合',虽有区别,但也有很大重合。二者都是哲学理念,并且都强调'和'理念和价值。'中和'理念本质是要求人们按唯物辩证法办事,特别是要按对立统一规律办事。'中和'理念核心是正确处理矛盾关系。'中和'理念要义是增加干事创业凝聚力。大至治国理政,小至修身齐家,'中和'理念智慧光芒无处不在。中和之道可调节信仰与理性关系;也有助于平衡人情感、理性和意志;对防范思想路线左右偏颇,树立'和而不同'包容理念,推动社会长治久安,实现'和平统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中和 源流 内涵 本质 核心 要义
  • 简介:政府公共性意义上公民,分享着两项公共权利,承担着两项公共义务。他们不仅能够感知和理解公共权利和公共义务,而且具有把它们化为现实公共感能力。用公共感能力确定公民资格,为公民概念提供了规范标准,从而与国籍描述公民资格区分开来,把公民定义为与市民不同公共角色。公民作为公共角色,应该积极地从正反两面培养自己公共感能力,不断创造自己作为公民价值。

  • 标签: 公民资格 政府公共性 公共感能力
  • 简介:本文探讨了网络舆情管理中伦理问题表现、成因和对策。网络舆情管理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都存在伦理失范问题。网络舆情管理中伦理问题成因主要涉及转型、观念、技术和治理等方面。在此,我们应当以网络核心道德价值观为指导,实现网络舆情善治。

  • 标签: 网络舆情管理 网络核心道德价值观 网络舆情善治
  • 简介:我国当前贫富分化现象是一种"社会恶",其不仅在现实层面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在社会发展目标上阻碍和谐社会建设,而且在心理层面影响人幸福感知,从精神层面动摇国家和民族伦理基础,具有极大危害性。从伦理学视角看,其形成原因一是制度设计内蕴伦理缺陷所致,如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衍生出贫富差距,政策倾斜造成地区之间、居民之间贫富差距拉大,行政性行业垄断导致分配不公,社会保障制度伦理缺失使得反贫困乏力等;二是非制度性因素道德失范,如权力腐败和非法致富,贫困亚文化道德惰性等。消除我国贫富分化现象应注重制度伦理建设,匡扶社会正义;秉持"善治"理念,维护社会公平;培养贫困群体积极自我体验,引导其主动增权。

  • 标签: 贫富分化 制度伦理 公平正义
  • 简介:大数据已成为21世纪新石油,各国政府相继提出发展大数据战略。借助大数据收集、存储和挖掘等技术,大数据信息所蕴含潜在价值不断得到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然而,在大数据信息价值开发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伦理问题,如隐私权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和信息安全问题

  • 标签: 大数据 信息价值开发 隐私权 知识产权 信息安全
  • 简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也关乎校园和谐及社会稳定。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起点、过程、结果和内部管理来看,都存在着诸多不公平现象。为了我国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发展,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和完善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把创建公平竞争环境与实施必要帮扶政策结合起来;加强高校内部管理中公平操作。

  • 标签: 高等教育 公平问题 解决办法
  • 简介:当前,企业伦理建设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一个重要内容。其中,企业义利价值权重问题是企业伦理中最基本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当代企业求利打下了基础,但企业求利善目的要通过善手段来实现。

  • 标签: 企业伦理 价值排序 社会责任
  • 简介:人类个体终其一生都在处理自我与他者关系,因而,"自我"就成为个体必须面对问题。个体在找寻"自我"时会遭遇两类不同问题:什么使得自我在不同时刻保持同一?哪些行为、经历、信念、价值、欲望和品格特征等归属于自我而使其成为独一无二?前者是本体认同,它关切个体在时间流变中如何保持同一;后者是规范认同,它关切个体在不同语境下确认相关特征、获得归属感并相应地行动、生活。两者相互区分却又彼此关联,它们共同勾画出一个独特"自我"概念,将自己识别为独一无二个体,进而构建自己生活和人生意义,与之相应道德哲学、政治哲学探讨和实践也得以展开。

  • 标签: 自我认同 同一 自我 本体认同 规范认同
  • 简介:"网恋"可划分为"网恋Ⅰ"(通过网络恋爱)和"网恋Ⅱ"(纯粹网恋)两种类型,由"网恋"引发伦理问题可分为"问题Ⅰ"、"问题Ⅱ"和"问题Ⅲ".这种区分有助于分辨网恋带来不同性质伦理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网恋及其问题,提出不同应对方法.

  • 标签: 网恋 网恋Ⅱ 网络成瘾 网络伦理
  • 简介:正义一直被看作是一个规范伦理学概念。玛莎·努斯鲍姆是美国当代伦理学家杰出代表。在对当代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功利主义正义观批判基础上,努斯鲍姆引入了"诗性正义"和"能力正义"两个概念。文章分析了努斯鲍姆"诗性正义"和"能力正义"提出背景及其思想历程,指出努斯鲍姆目的在于超越功利主义对正义狭隘理解,重拾亚里士多德正义中的人目的维度,从诗性正义走向能力正义。

  • 标签: 功利主义 诗性正义 能力正义
  • 简介:伦理学核心问题是"是"与"应当"问题,特别是"应当"问题。在新闻工作中,应当问题表现为应当如何选择新闻题材,应当如何报道新闻事实以及如何处理新闻报道中各种应当之冲突问题,而最根本就是如何树立正确社会价值观问题

  • 标签: “是”与“应当” 事实与价值 前见 伦理冲突
  • 简介:"元"是指"根本",元问题是指根本问题。"道德人"就是那些能够在实践理性精神主导下自觉作出有益于他人却与自身利益无关甚至是有违自身利益行为或活动的人。"道德人"问题就是"人本质和人价值是什么"问题,它回答了"道德人"何以为"道德人"之根本所在。在当代,人解放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关于"道德人"评判思维元模式是超越了"主体论"工具理性"主体间"论。

  • 标签: 道德人 元问题 人的价值
  • 简介:随着中国现代化快速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严峻事实,不仅威胁着广大农村地区人们生产、生活,也制约着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如何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一个重点,本文试图从伦理学角度解读这一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 标签: 农村生态环境 伦理向度 生态环境恶化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