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冠肺炎大流行对儿童健康及家庭的影响,特别是对存在神经发育障碍风险儿童的影响。方法评估来自2个前瞻性队列研究的73例典型发育期儿童、54例极早产儿(VPT)和73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研究前平均年龄为10.4±1.2岁,大流行期间(2020年4~5月)的平均年龄为12.8±2.0岁。儿童健康和家庭功能通过向父母发放问卷来评估,采用线性混合模型检验。使用五点Likert量表评估各组间的儿童焦虑情况、新冠肺炎医疗状况及家庭学习等,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大流行期间,各组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家庭功能均显著下降(P<0.001)。CHD患儿比其他儿童更担心感染新冠病毒。VPT和CHD患儿中,家庭学习和父母对学业关注导致的儿童焦虑显著高于正常发育期的同龄人(P<0.001)。结论新冠肺炎大流行对整个家庭产生巨大影响,使得存在神经发育障碍风险的患儿家庭产生额外负担。大流行期间,这些家庭应单独咨询医疗中心和学校以寻求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侧前方手术入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后椎体塌陷效果。方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自2015年1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后导致椎体塌陷的患者共21例,所有患者术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均为E级,手术方式均为经侧前方入路一期完成对骨折部位前方结构的重建和后方内固定,且进行了至少12个月的随访,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前及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百分比、伤椎中央高度压缩百分比、椎体成角,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持续观察并发症。对重复测量数据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为(4.12±0.74) h,术中出血量为(662.38±115.37) ml,随访时间为(20.33±6.40)个月。患者术后1周、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F=853.022,P<0.05),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压缩百分比、伤椎中央压缩百分比及椎体成角在术前与术后及术前与末次随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末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52.704、4 691.359、4 451.951、5 869.033,P>0.05)。结论侧前方手术入路手术创伤小,患者可实现疼痛早期缓解、早期下地。本研究结果显示其对于治疗老年胸腰段无神经损伤性骨质疏松骨折后的椎体塌陷上效果显著,后凸畸形矫正满意,固定牢固,值得推广。

  • 标签: 侧前方入路 胸腰段 老年性骨质疏松 椎体塌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神经吻合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腕及手背部创面后感觉恢复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江苏省常熟市海虞卫生院和苏州瑞华骨科医院采用无神经吻合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腕及手背部创面的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日与横断面调查日之间的时间间隔,将80例患者分为6个月组(男15例、女5例,年龄22~63岁)、12个月组(男16例、女4例,年龄21~65岁)、18个月组(男15例、女5例,年龄25~61岁)、24个月组(男14例、女6例,年龄20~65岁),每组20例。患者清创后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6.0 cm×4.5 cm~18.0 cm×9.0 cm,股前外侧皮瓣切取面积为7 cm×5 cm~20 cm×10 cm、厚度为1.0~2.5 cm。将移植后皮瓣分为A区(近心端)、B/D区(两侧)、C区(远端)和E区(中央区域)。测试并比较前述5个区的痛觉、触觉、冷觉、温觉和两点辨别觉(2-PD)及整个皮瓣5种感觉的差异。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χ2检验或McNemar检验。结果无神经吻合的股前外侧皮瓣A区中,与6个月组相比,12个月组患者皮瓣的痛觉、触觉、冷觉、温觉均恢复明显(χ2值分别为10.10、14.55、12.13、4.29,P<0.05或P<0.01);与12个月组相比,18个月组患者皮瓣的温觉恢复明显(χ2=5.23,P<0.05)。B区中,与6个月组相比,12个月组患者皮瓣的痛觉、触觉、冷觉均恢复明显(χ2值分别为5.58、3.96、4.29,P<0.05);与12个月组相比,18个月组患者皮瓣的痛觉、触觉、冷觉、温觉均恢复明显(χ2值分别为5.58、3.96、7.03、12.38,P<0.05或P<0.01)。C区中,与6个月组相比,12个月组患者皮瓣的痛觉恢复明显(χ2=4.80,P<0.05);与12个月组相比,18个月组患者皮瓣的温觉恢复明显(χ2=10.16,P<0.01)。D区中,与6个月组相比,12个月组患者皮瓣的痛觉、触觉、冷觉均恢复明显(χ2值分别为5.58、4.29、3.96,P<0.05);与12个月组相比,18个月组患者皮瓣的痛觉、触觉、冷觉、温觉均恢复明显(χ2值分别为5.58、4.29、3.96、10.10,P<0.05或P<0.01)。E区中,与6个月组相比,12个月组患者皮瓣的冷觉恢复明显(χ2=4.80,P<0.05);与12个月组相比,18个月组患者皮瓣的痛觉、触觉、温觉均恢复明显(χ2值分别为6.47、4.91、9.23,P<0.05或P<0.01)。24个月组患者皮瓣5个区的5种感觉与18个月组均相似(P>0.05)。各相邻2组间,患者皮瓣5个区的2-PD恢复情况均近似(P>0.05)。12个月组患者皮瓣A区的痛觉、触觉、冷觉恢复均明显优于其他4个区(P<0.05或P<0.01),温觉恢复明显优于B区、C区、E区(P<0.05或P<0.01);18个月组患者皮瓣A区的痛觉、触觉、冷觉、温觉恢复明显优于C区(P<0.05)。与6个月组相比,12个月组患者整个皮瓣的痛觉、触觉、冷觉均恢复明显(χ2值分别为7.62、7.03、5.58,P<0.05或P<0.01);与12个月组患者整个皮瓣的痛觉、触觉、冷觉、温觉恢复者分别有10、11、10、4例相比,18个月组患者的17、17、16、14例均明显增多(χ2值分别为5.58、4.29、3.96、10.10,P<0.05或P<0.01)。24个月组患者整个皮瓣的5种感觉与18个月组均相似(P>0.05)。结论在修复手腕及手背部创面的无神经吻合的股前外侧皮瓣中,感觉从近端逐渐向远端恢复;其中整个皮瓣的触觉、痛觉、冷觉从术后6个月即开始恢复,至术后18个月进入恢复稳定期;温觉从术后12个月开始恢复,至术后18个月进入恢复稳定期;而大多数皮瓣的2-PD在术后2年仍未恢复。

  • 标签: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感觉 腕部 神经吻合 创面修复
  • 作者: 孙瑞万思成李春怡刘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18-04-14
  • 出处:《科技新时代》 2018年第4期
  • 机构: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大学生数量的增长,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至关重要。本文旨在调查各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的情况,分析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探讨社会各方如何针对大学生制定合情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实施路径,进而提出如何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伤椎植骨、伤椎置钉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无神经损伤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25例。A组单纯伤椎临近节段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B组伤椎植骨联合临近节段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C组伤椎置钉联合临近节段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比较3组神经功能ASIA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前、术后2周及2年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矫正外科协会(JOA)评分、Cobb角。结果术前,3组神经功能ASI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神经功能ASIA分级改善程度优于C组,C组改善程度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88.58±3.91)min、(94.87±19.29)ml]高于C组[(73.32±4.34)min、(76.62±15.31)ml],C组大于A组[(64.89±3.26)min、(65.62±14.5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3组VAS评分、JOA评分、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周及2年,B组JOA评分均高于C组,C组均高于A组,B组VAS评分和Cobb角均低于C组,C组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伤椎植骨联合临近节段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矫正脊柱后凸的畸形,远期矫正丢失较少,但术中出血量较多。

  • 标签: 无神经损伤型 胸腰椎爆裂骨折 微创伤椎植骨 伤椎置钉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裂肌间隙入路和经皮入路分别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采用多裂肌间隙入路和经皮入路分别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椎体骨折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患者25例(A组),男19例、女6例,年龄35~67 (49.84±9.11)岁;经皮入路患者27例(B组),男20例、女7例,年龄21~66(48.44±11.02)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下地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下地前及术后12个月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和矢状位Cobb角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分别为120(90,136)min、2(1,3)d,均短于B组的144(110,220)min、4(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例数(2例)少于B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A、B组间术前、术后12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术后第3天VAS评分比较,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地前及术后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值、矢状面Cobb角较术前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两组间同时间点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和矢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多裂肌间隙入路和经皮入路分别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椎体骨折均取得良好疗效,在改善骨折畸形及远期腰背部疼痛上无明显差异,但经皮入路手术时间更长、术后短期腰背部疼痛更严重、下地时间更晚,相较于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并不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骨折固定术 经皮入路 多裂肌间隙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伤椎长斜向置钉对无神经症状的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脊柱矢状面参数和伤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骨科70例无神经症状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成A组(38例)和B组(32例),A组行经伤椎长斜向置钉内固定术,B组行跨伤椎置钉内固定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在术前及术后1、3、7 d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矢状面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ABHR)、伤椎楔变角(VWA)、伤椎前后缘高度比(BI)、椎管侵占率。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效果,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不良事件。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2组术后3、7 d的VAS评分低于术前及术后1 d,且术后7 d低于术后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术后1、3、6个月的Cobb角、VWA、椎管侵占率、ODI均低于术前,ABHR、BI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术后3、6个月的Cobb角、VWA、ODI均低于B组,ABHR、BI高于B组;A组术后6个月的椎管侵占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B组的15.63%(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P=0.039)。结论经伤椎长斜向置钉能进一步改善无神经症状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脊柱矢状面Cobb角,促进伤椎恢复以及局部功能改善,控制并发症风险。

  • 标签: 脊柱骨折 爆裂骨折 胸腰椎骨折 斜向置钉 Cobb角
  • 简介:摘要清代医家孔毓礼《痢疾》系统论述了痢疾之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并以辨表里寒热虚实将全书理、法、方、药、案贯穿起来,建立了一整套的治痢疾学术体系。孔毓礼治痢思路独特,其根据外感症状辨表里,根据排泄物辨寒热,根据患者体质辨虚实,并以脉为辨表里寒热虚实的重要补充。书中总结了治痢十大常用治法,即和血调气、发散、攻下、表里两解、清热导滞、温补、升补、初中末、固涩及暂宽法,还有痢疾诸方106首、痢疾要方12首。孔毓礼主张和血调气应视气血状态定夺具体如何"和""调",用攻下法须顾护胃气,还擅用温补法借阳气助血行,独创可暂时快速缓解后重症状的"暂宽法",并强调治疗需因人制宜,不可为常法所禁锢。

  • 标签: 痢疾 孔毓礼 《痢疾论》 表里寒热虚实
  • 简介:摘要设备是企业宝贵的资产,是企业的生产工具。矿用汽车是包钢集团白云鄂博铁矿的主力运输工具,对矿用汽车进行科学管理非常重要。白云鄂博铁矿的矿用汽车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正朝着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前进。

  • 标签: 汽车管理 现代化的矿用汽车管理
  • 简介:摘要设备是企业宝贵的资产,是企业的生产工具。矿用汽车是包钢集团白云鄂博铁矿的主力运输工具,对矿用汽车进行科学管理非常重要。白云鄂博铁矿的矿用汽车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正朝着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前进。

  • 标签: 汽车管理 现代化的矿用汽车管理
  • 简介:摘要《三消》为刘完素的遗稿,主要探讨了消渴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选录了专治消渴的方剂。书中引用文献多来自其本人著作,有部分来自于《内经》等前人著作,当是刘完素在其他著作完成之后又对消渴病进行的思考总结之作。《三消》最早被附于金代刊行的《儒门事亲》中,朝鲜的《医方类聚》(1445)有引录,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行的《儒门事亲》全文录入,此为国内通行本之基础,后被《四库全书》录入。清代末期,周学海将通行本加上按语单独成书,纳入《周氏医学丛书》中,又有单行本刊行。

  • 标签: 《三消论》 刘完素 文献来源 版本
  • 简介:摘要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和新冠疫情的形势下,人们运用互联网的方式发生了显著改变,致使原本的网络行为方式一变再变,随之而来的是对人们心身健康的巨大影响。本文深入阐述网络行为的内涵和发展,并分析新冠疫情下,网络行为对人们健康的影响,进而提出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立法、提升全民信息素养、净化网络环境等建议。

  • 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 网络行为 健康 网络 行为
  • 简介:摘要从少阳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入手,论述少阳病的病理特征与癫痫发病特点的关联性,以及少阳病的病理变化与癫痫病理因素的内在联系,认为少阳病"休作有时"的特征与癫痫"反复发作、时发时止"的发病特点关系密切;手足少阳经络系统与胆和三焦脏腑系统功能失常,可导致痰、火、惊、风、气等病理因素产生,进而上扰清窍,痹阻脑络,蒙蔽心神,致癫痫发病;少阳枢机不利为癫痫发作的病理机制之一。临床从少阳病辨治癫痫效果较好,以柴胡类方为主方加减治疗的思路切实可行。

  • 标签: 少阳病 癫痫 休作有时 时发时止 柴胡类方 医案
  • 简介:摘要代孕属于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之一,通过这一技术的应用,给一批失去生育能力而又希望拥有带有自己基因遗传关系子女的夫妻带来极大便利。从现行法律来看,代孕行为不被支持,与其强大的市场需求产生冲突,出现了"黑代孕"乱象,代孕合法化已经成为了相关部门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围绕目前市场上的代孕现象进行分析,并研究代孕合法化的具体措施。

  • 标签: 代孕现象 代孕合法化 措施与路径
  • 简介:摘要肺居上焦,为五脏六腑之华盖,通于天气,诸气皆属于肺。气为阳主动,升降出入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邪阻气机,滞而不畅,其势为郁。郁则生热,郁热轻者,局于肺之经络,即温病之卫分证;郁之重者,闭于肺脏,致肺病贲郁。郁始于气,久及血,衍生痰、湿、火、积、瘀等诸多病理产物。临床可从郁治肺系疾病,主要包括从肺经郁热辨治外感病与从郁治肺病贲证两类情况。肺经郁热与肺病贲证虽有不同之处,但均以肺郁为中心,实则为一个整体,一为肺经郁,一为肺府郁,临证均可治以宣肺开郁之法,活用栀子豉汤、升降散、新加升降散、和风细雨汤等方药,重点在消散其郁,方可使肺宣肃复权,气机升降有序,症状得以缓解,肺病得愈。

  • 标签: 肺病(中医) 赵绍琴 外感病 肺经郁热 贲郁 宣肺 经验心得 医案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国的林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林业的发展步伐,就需要对森林的培育模式进行创新,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本文就森林培育模式的改进措施进行深入讨论。

  • 标签: 森林培育 模式 创新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煤矿机电运输在矿业生产中环节中十分重要,它涉及到了企业生产的各程序之中。确保机电运输的良好运行对于煤矿企业正常生产,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矿业生产实践中如何做好安全隐患排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条例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分析,提出了有效提高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机电运输 隐患 重视
  • 简介:摘要煤矿机电运输在矿业生产中环节中十分重要,它涉及到了企业生产的各程序之中。确保机电运输的良好运行对于煤矿企业正常生产,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矿业生产实践中如何做好安全隐患排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条例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分析,提出了有效提高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机电运输 隐患 重视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国的林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林业的发展步伐,就需要对森林的培育模式进行创新,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本文就森林培育模式的改进措施进行深入讨论。

  • 标签: 森林培育 模式 创新 改进措施
  • 作者: 程星 赵玲艳 樊小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3
  • 出处:《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300193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研究所,301636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300193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研究所;300381 天津,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00381 天津市针灸学重点实验室;300381 天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量效关系实验室(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