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真菌性角膜炎是我国角膜盲的重要原因,该病诊断困难、治疗棘手、预后较差。近年来,新的微生物实验室诊断技术和眼前节影像学分析方法不断出现并应用于临床,同时治疗方法也得到进一步改进,使得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治水平明显提高。本文针对近年来真菌性角膜炎在实验室诊断、影像学诊断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面上出现的新进进行综述,以期促进这些新技术在我国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中华眼科杂志,2020,56:631-636)

  • 标签: 真菌性角膜炎 诊断 治疗 新进展
  • 简介:摘要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疾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慢性移植肺功能丧失(CLAD)作为肺移植术后远期的主要并发症,是影响肺移植受者远期存活的主要障碍,其主要分为两种亚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和限制型移植肺失功(RAS)。本文总结了肺移植受者CLAD的发病率、高危因素、发病机制和治疗新进,以期提高对CLAD的诊治水平,延长肺移植受者存活期。

  • 标签: 肺移植 慢性移植肺功能丧失
  • 简介:摘要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是目前骨科医生面临的最具风险和挑战的疾病之一,同时也是骨科医生持续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之一。早期准确诊断与合理规范治疗仍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与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的关键。近年来,针对该疾病的临床研究数量不断增加,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对该疾病的诊疗认知也需要更加全面、深刻。本文就近期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诊治的最新进做一综述。

  • 标签: 感染 骨髓炎 骨折固定术,内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直肠肛管黑色素瘤(ARMM)是一类起源于直肠肛管区域黏膜上皮的罕见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漏诊率高。根治性手术是ARMM治疗的核心手段,尽管随着对疾病了解的深入,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内的多种治疗手段得以应用于ARMM,但缺少精准的临床分级分期标准指导,ARMM的整体预后依旧较差。

  • 标签: 黑色素瘤 直肠 肛管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龋病是世界范围内最普遍的口腔疾病,附着在牙表面的牙菌斑是导致龋病的主要生物因素。虽然应用氟化物仍然是预防龋病的主要手段,但随着龋病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以及人们对龋病病因认识的更新,有必要使用其他生态学方法(如抗菌肽、精氨酸、益生菌、天然产物等)辅助氟化物的防龋效果。本文对近年来生态防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龋病 抗菌肽 精氨酸 益生菌 天然产物
  • 简介:摘要睡眠作为人体不可或缺的生命过程,对人类的生存和身心健康的保持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压力的加大,睡眠问题日益严峻。睡眠医学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国际和国内的研究学者就睡眠问题的发生率、睡眠的生理功能、常见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病机制和临床干预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睡眠与认知、免疫及内分泌系统等相关,长期睡眠紊乱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认知功能受损、内分泌紊乱等,从而显著增加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甚至是死亡的发生风险。未来睡眠医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开展全面睡眠基础研究、推进多学科联合的诊断治疗及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快标准化睡眠中心的建立,共同促进睡眠医学的全面发展。

  • 标签: 睡眠 睡眠觉醒障碍 入睡和睡眠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中国,卒中是死亡及致残的最重要原因,而且大部分卒中(约80-90%)是可以预防的。本文对近期卒中预防措施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包括戒烟、地中海饮食、限制盐摄入量、使用B族维生素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卵圆孔未闭和颈动脉狭窄。使用B族维生素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确能预防卒中,但是携带MTHFR变异的患者需要更高剂量的叶酸,并且由于氰钴胺对肾损伤患者有害,我们应该使用甲钴胺或羟钴胺。阿司匹林抵抗似乎是肠溶衣导致,而超过50%的中国人因存在细胞色素酶CYP2C19变异而对氯吡格雷反应减弱,该酶将药物从前体转化为活性状态。作为目前抗凝治疗的重大变革,新型口服抗凝药(DOACs)因其直接效应而备受关注,本文将着重讨论各个DOACs之间的主要差异。经皮卵圆孔封堵可降低卒中风险,但是在大多数有卵圆孔未闭的卒中患者中卵圆孔未闭是偶然出现的,因此识别出以反常栓塞为可能卒中机制的患者亚组十分重要。一些卵圆孔未闭的患者由于肺栓塞的风险更适宜使用抗凝治疗。颈动脉支架给高龄患者带来更高的风险,大多数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强化药物治疗更优于支架置入术或内膜剥脱术,而只有少数患者可从颈动脉支架或内膜剥脱术中获益。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编辑部汇总分析肩关节最新文献,总结肩关节最新进。在肩关节置换领域,Endrizzi等研究第二代骨小梁钽金属关节盂组件非骨水泥方式置入发现金属磨屑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随时间而增加,但金属磨屑的存在或严重程度以及术前关节盂的形态不影响临床结果。Churchill等研究认为无柄解剖型肩关节置换术治疗盂肱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满意。Bacle对84例反肩置换术后患者10年随访结果发现植入物120个月时留存几率为93%,后期较中期尽管有所下降,但较术前仍显著改善。在反肩置换中盂球体越大,肩胛切迹发生率越小;在肩袖损伤方面,脂肪浸润增加肩袖修复术后再撕裂几率。肩袖修复术可降低脂肪浸润程度、改善肌肉质量和外展外旋肌力。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肩袖撕裂是否有效仍存在争议。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指征方面,目前的观点认为肱骨大结节骨折移位>5 mm和(或)30°者、少数需要经常做肩关节上举的劳动者和运动员骨折移位>3 mm者、伴随其他合并损伤,如肩关节不稳、肩袖损伤者需要手术治疗。Gracitelli对比髓内钉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2、3部分骨折发现患者术后Constant评分、DASH上肢功能评分表、视觉模拟评分和放射参数(愈合/复位丢失)两组无差异,但髓内钉组的并发症和术中发生率均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对于有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手术可降低骨不连风险,骨折短缩2 cm不会影响愈合,且畸形愈合对功能无显著影响。

  • 标签: 肩关节外科 肩关节置换 肩袖损伤 锁骨骨折 进展
  • 简介:摘要眼眶肿瘤不仅损害患者容貌,还损伤视功能,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由于眼眶组织结构复杂、神经血管丰富且与视觉器官联系紧密等原因,该部位肿瘤的治疗较其他部位呈现出难度大、风险高的特点。肿瘤的经典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手术是大部分眼眶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且随着技术和设备的改良,其现已朝着微创的方向发展。化学药物治疗多应用于晚期肿瘤或侵犯程度广泛的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且随着给药方式和方案的改进,正朝着高效和低不良反应的方向发展。放射治疗则多用于手术难以完整切除和易复发的难治性肿瘤,且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其已实现了安全和精准化治疗。除了经典的治疗方法外,针对致癌位点在分子水平上的靶向治疗也成为眼眶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眼眶肿瘤在手术切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靶向治疗方面的技术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眼眶肿瘤 手术治疗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临床常见、发病率高的自身免疫性眼眶疾病,糖皮质激素是一线主流用药,鉴于使用者对其不良反应的忌惮以及部分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不敏感,目前,已有诸多可改善TAO进程的药物在研发和临床应用前期中:从拮抗白细胞介素(IL)-6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免疫靶向治疗,到阻滞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产生甲状腺自身抗体;从拮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受体减少眼眶成纤维细胞活化,到锝-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99Tc-MDP)、他汀类等调节自身免疫炎性反应,甚至从有效治疗Graves病的免疫疗法中也可以寻找到有望解决TAO的方法。

  • 标签: 甲状腺相关眼病 Graves眼病 自身免疫
  • 作者: 黄琳 陈敦金 陈兢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7
  • 出处:《中国医师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 51015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 51015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 51015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 51015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前诊断科 510150
  • 简介:摘要子痫前期是妊娠期常见的、涉及多系统的功能紊乱性疾病,对孕妇和胎儿都有风险。目前所有预防措施中低剂量阿司匹林的研究最为全面,2019年ACOG指南推荐12周后子痫前期高风险的孕妇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作为PE的重要预防措施。WHO推荐钙补充剂作为预防PE的措施之一,特别是在低血钙、饮食钙摄入不足的人群。其他药物、抗氧化剂、钠摄入控制的预防目前证据不足且尚存争议。本文将重点对子痫前期预防的最新指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阿司匹林 钙补充剂 子痫前期 预防
  • 简介:摘要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占胰腺原发性肿瘤的1%~2%,呈逐年上升趋势。因其具有独特的生物学表现,超声内镜在其诊疗中具有精准、安全、有效的优势。就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疗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胰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超声内镜 消化内镜消融术
  • 简介:摘要传统SPECT受限于设备性能及重建算法,不能进行定量分析。随着SPECT设备的进步、SPECT/CT的出现及重建算法的进步,SPECT可以像PET一样进行定量研究。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为运用定量SPECT技术进行临床诊断以及指导和评估放射性核素治疗。该文主要综述了SPECT定量技术的发展、SPECT定量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核素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及目前该技术的局限性和优势。

  • 标签: 核医学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治疗手段通常分为开放手术与腔内治疗。腔内技术以操作简易、创伤小、康复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临床治疗尿道狭窄的重要方法之一。等离子、激光等各种设备的普及和新型尿道支架、移植物的应用,使腔内手术操作更方便,损伤更小,但由于尿道狭窄病因的多样化及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腔内治疗效果仍不甚理想,部分患者远期疗效欠佳。尿道内放射治疗、腔内注射药物或干细胞及新型导尿管等非手术方式也正在尿道狭窄中进行探索性应用,结果显示有利于改善腔内手术效果。近年来国内外各种腔内微创治疗手段和药物在尿道狭窄上取得了较多新进,但仍需更多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其可行性、有效性,并确定恰当的手术时机。

  • 标签: 尿道狭窄 内窥镜检查 激光疗法 药物注射
  • 简介:摘要食管气管瘘是食管癌术后最为凶险的并发症之一。随着内镜和材料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食管气管瘘可通过创伤更小的方法得到有效的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本文列举了内镜治疗食管气管瘘的几项前景良好的新技术,并总结了外科手术补瘘的术式经验,为临床治疗食管气管瘘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

  • 标签: 食管气管瘘 内镜 外科
  • 简介:摘要睫状体脱离是睫状体纵行平滑肌与巩膜突的分离,其主要治疗方式为睫状体固定术。目前国内外学者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手术方式,但就术式的选择仍未达成共识。睫状体脱离常伴有复杂的并发症如晶状体脱位、外伤性白内障及视网膜的损伤等,应根据睫状体脱离的并发症,裂隙的范围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本文就睫状体脱离的手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睫状体脱离 治疗 睫状体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