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9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从1949年建立世界史学科算起,迄今已近半个世纪。这期间有许多学者致力于编写世界通史的工作。讨论过世界通史的体系问题,提出过建立世界通史学科的理论,也写出不少世界通史著作,其中也有权威性的作品。但无可否认的是,严格说来,我们还没有一部真正的世界通史。不仅中国没有,我想就是放眼世界,也是找不出的。苏联科学院从50年代起,集中全苏联历史学家的力量,编写出

  • 标签: 世界文明史 世界史 苏联科学院 世界历史发展 汤因比 斯塔夫里阿诺斯
  • 简介:文明,首先自然少不了要对'文明'这个概念做个恰当的界定。这个工作本身就不易,因为'文明'像'文化'一样,从来就是一个模糊性很强的概念,世界学术界少说已为此论争了近百年,结果还是众说纷纭,得不出一个公认的定论。可是难尽管难,这个工作又不能

  • 标签: 世界文明史 市民社会 启蒙学者 单线进化论 启蒙时代 资产阶级社会
  • 简介: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承担的国家教委'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世界文明》第三、四次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5月7日和6月18日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举行。历史学系全体世界史教师、中国史特邀教师共30余人参加了讨论。历史学系马克垚、高毅、王红生、董正华、何顺果、郑家馨等同志做了专

  • 标签: 世界文明史 学术讨论会 历史学系 中国史 世界史研究 沈仁
  • 简介:<正>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经济史研究会筹备组于3月22日至23日在呼和浩特召开了蒙古族文明开端问题学术讨论会。共有49人出席了会议。在讨论会上,有20余名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对蒙古族文明开端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和论证。基本观点有三个方面:(一)蒙古族是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其先民早已在蒙古高原地区生存繁衍,它的文明开端不能同北方各民族割裂开来。(二)蒙古族文明的发

  • 标签: 蒙古族 学术讨论会 开端问题 文明史 经济史研究 呼和浩特
  • 简介:日知先生从世界古典文明的广阔视野中,用中西古典文明比较研究方法,对中国早期文明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再思考,力图重构中国早期文明的理论框架,给予中国早期文明研究很大震动和启示。

  • 标签: 城邦 民主政治 人文精神
  • 简介:2014年10月11—12日,"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召开,国内外4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开幕式由古典所所长张强教授主持,王延副书记代表东北师范大学致开幕词,朱寰教授、王敦书教授分别回忆了古典所建立及其与林志纯先生的交往。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三十周年 研究所 文明史 古典 世界
  • 简介:明史成书过程中,万斯同留下两部稿本,即宁波天一阁收藏的《明史稿》和416卷本《明史》。这两部稿本中的郑和传,思想内容有很大差异,恐非万氏一人之作,但《明史稿》与王鸿绪《明史稿》、张廷玉《明史》却一脉相通。不仅对研究郑和、研究万斯同治史思想和明史版本等方面有一定价值,而且有助于我们讨论“耀威异域”与“耀兵异域”的含义和差别。

  • 标签: 万斯同《明史稿·郑和》《明史·郑和》
  • 简介:1994年,原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设项编制《全国古籍总目》,北大图书馆承担了经部的任务。我具体负责查考著者生卒年。在查考明代著者时,《千顷堂书目》(以下简称《千目)给了我很多帮助。我深深地体味到,其价值已远远超出了其书目本身。由此,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许是爱屋及乌吧,进而对以它为基础编制而成的《明史·艺文志》(以下简称《明志》)也颇为留意。

  • 标签: 《明史·艺文志》 史志目录 目录学 藏书目录 《四库总目》 《国史经籍志》
  • 简介:康熙十八年,汪琬与试博学鸿儒,入明史馆。与总裁官叶方蔼修史意见不合,在史馆仅六十日即移出。康熙十九年撰成列传一百七十五篇,后刻成《拟明史列传》二十四卷。作为《明史》纂修史上第一部刊刻问世的文字,《拟明史列传》集中反映了汪琬秉笔直书、合经史为一以求致用、裁剪得体兼求史笔有韵的史学思想,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标签: 汪琬 《明史》纂修 《拟明史列传》 史学思想 史料价值
  • 简介:<正>吴晗同志是一位久享盛名的学者,他生前发表的专著、史论、杂文、书评等等,早为大家所称颂。四年前,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他的一部遗著——《明史简述》,也是一本新人耳目、启人思绪之作,值得一读。《明史简述》(以下称《简述》)是吴晗同志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纪录稿。他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明史领域里“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关键性问题。”一共讲了七个问题(《明太祖的建国》、《明成祖迂都北京》、《北“虏”南

  • 标签: 吴晗 朱元璋 明太祖 郑和下西洋 资本主义萌芽 明成祖
  • 简介:附后,传文云:"子缉,亦善诗文.洪武四年举乡试第一,授临淮教谕.入见,赐之宴,赋诗称旨,除广信教授,自号荣阳外史."

  • 标签: 明史 广信 订误 教授 赋诗 诗文
  • 简介:章太炎具有浓厚的"明遗"情结,对明朝年历冠带的缅怀与坚持、对明季史料的用心收集、对顾炎武等明遗民学行的慕效,都充分展现了这种情结。在"明遗"情结驱动下,章太炎进行了大量的明史补撰与考订工作,主要包括《后明史》、《明通鉴》、《清建国别记》等的编撰设想,别录体、事状体等史学体裁的创新,以及明季史事的考订和史料的收集整理等几个方面。对章太炎来说,明史研究具有华夏文化意象、思想资源、理论武器以及人生指导等多重意义,体现了他学用统一的史学价值观。

  • 标签: 章太炎 “明遗”情结 明史研究 史学价值观
  • 简介:明代功臣封爵为公、侯、伯三等,子孙世袭,岁禄自七百石至五千石不等。德才兼备者,出任京营总督,五军都督府掌印佥书,南京守备,各地镇守总兵官等。能力低下者,食禄奉朝请而已。《明史.功臣世表》记载明代功臣世袭,包括始封,袭爵,任职,卒谥等。此表记载非常简要,存在遗漏误载。明代历朝官修《实录》,记载功臣袭爵任职等事。万历四年时任吏部验封司郎中的郑汝璧据《功臣底簿》等所撰《皇明功臣封爵考》,记载功臣袭爵卒谥等更为详细。嘉靖万历间王世贞编撰《弇山堂别集》,所载功臣史料亦颇丰。

  • 标签: 功臣 明史 德才兼备 记载 明代 都督府
  • 简介:明史》文苑一《乌缉传》附《乌斯道传》後,传文云:“子缉,亦善诗文。洪武四年举乡试第一,授临淮教谕:入见,赐之宴,赋诗称旨,除广信教授,自号荣阳外史。”

  • 标签: 《乌缉传》 中国 明朝 历史考证 古代史籍
  • 简介:明史纪事本末》是明史研究中一部非常重要的史书,但由于该书包罗有明一代近三百年的历史,叙事时间较长,内容庞杂,难免有讹误之处。本文仅就其中五处加以考辨,希望有所补正。

  • 标签: 《明史纪事本末》 辨误
  • 简介:<正>《明史》卷74《职官志》三曰:“洪武元年命在京兵马指挥司并管市司,每三日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稽考牙僧姓名,时其物价。”(中华局标点本第1815页)按:“牙僧”误,应作“牙儈”。“儈”字和

  • 标签: 标点本 姓名 职官 明史 并管 校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