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洛阳解放,郭仙舫没有被俘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印的《洛阳大事记》1948年3月14日洛阳解放条目中,记载了洛阳解放被俘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其中有洛阳县县长郭仙舫的名字。事实并非如此。笔者日前在孟津县的调查了解中,得到了事实真相。据郭仙舫家乡人说,郭在洛阳解放前夕就逃到西边去了,解放后从宝鸡被抓回洛阳。郭仙舫当时在孟津乃至洛阳是“名人”,他的去向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是自然的事。

  • 标签: 正误 1948年 编纂委员会 地方史志 调查了解 事实真相
  • 简介:一、本《正误》以1977年中华书局点校出版之《宋史·兵志》为底本,除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有名词未标线外,其余均依底本。

  • 标签: 正误 宋史 中华书局 专有名词 底本
  • 简介:《宋史》卷一九四《兵八·拣选之制》载:(绍兴)二十年,枢密院言都统吴玢选中护卫西兵千人,诏隶殿司。又统制杨政选西兵三百二十五人,填步军司。按:吴玢为南宋抗金名将,曾任川陕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川陕宣抚副使、四川宣抚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九“绍兴九年六月己巳条”载:“吴玢薨于仙人关治所。”

  • 标签: 《宋史》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正误 枢密院 绍兴
  • 简介:党的十五大对新闻出版事业提出了“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要求,这也是新世纪发展地方志和年鉴事业的基本指导方针。近几年来,地方志和年鉴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编纂质量不断提高,标点符号的使用日益规范,连接号作为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整体的标号,在文章中出现的频率增加和范围扩大.使用更加标准。

  • 标签: 地方志 年鉴 编纂质量 连接号
  • 简介:对照校勘中华书局点校本《清史稿·西藏传》发现其部分内容主要是依据魏源的《圣武记》编写,未加查核即照抄转。根据藏、汉文史料和现代藏学家的科研成果,考证两书均有违史实之误,现加以订正,供历史研究参考。

  • 标签: 《清史稿》 西藏 《圣武记》
  • 简介:编修续志,首先要制订篇目。篇目是收集资料的指南,是归纳整理资料的纲领,是志书编写的蓝图,是志书体例的具体体现。篇目的制订要求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也要求标题的准确、简洁、朴实、醒目。而标题的准确,是最为重要的。笔者在审阅一些续志篇目过程中,发现一些不准确、不得当的标题,现予以正误,以供续志篇目制订、修订者参考。

  • 标签: 续志篇目 标题 正误 收集资料 归纳整理 志书编写
  • 简介:《辽金元石刻文献全编》汇聚辽金元三代石刻文献总集,对辽金元史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集资料,全部录自清代及民国编印的金石志书。针对金石志编著者在辑录整理过程中的疏失,以石刻拓本为据,全面订正勘误,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

  • 标签: 《辽金元石刻文献全编》 拓本 勘误
  • 简介:<正>《明史》卷74《职官志》三曰:“洪武元年命在京兵马指挥司并管市司,每三日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稽考牙僧姓名,时其物价。”(中华局标点本第1815页)按:“牙僧”误,应作“牙儈”。“儈”字和

  • 标签: 标点本 姓名 职官 明史 并管 校勘
  • 简介:《古籍整理中姓氏舆地标点失误举例》一文(原载《中国语文》1985年第5期,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编《古籍点校疑误汇录》之三收入),义例19类,举例19条,指瑕析理,颇中肯綮。然其第五类举例,智者之失,略有可商,兹具引于下;五、姓氏溢标讹为地名例仙居过邑侯周谋(原注小字:崇祯戊辰,新城人),熊铨曹文举(原注小字:崇祯辛未,新建人)同乡也。曾遣二仆人人都求迁。宿娼家,醉后泄言,为厂役缉获。(《三垣笔记》)

  • 标签: 指瑕 标点本 三垣笔记 曹文举 义例 《中国语文》
  • 简介:《文史通义》叶注正误一则彭忠德章学诚之《文史通义》是我国古代史理论的代表作,其文字虽非古奥,但因系专门学问,章氏又喜援哲学名词入史,故亦非易读。1985年5月,中华书局出版了叶瑛先生以二十年之力完成的《文史通义校注》。因系名家之史,名家之注,此书一出...

  • 标签: 《文史通义》 章学诚 《老子》 《中华大字典》 上官仪 史学普及
  • 简介:《宋史》卷二六四《宋琪传》称太平兴国“九年九月,上幸景龙门外观水皑,因谓侍臣曰:‘此水出於山源,清泠甘美,凡近河水味皆甘,岂非余润之所及乎?’琪等对曰:‘实由地脉潜通而然,亦犹人之善恶以染习而成也。

  • 标签: 《宋史·宋琪传》 正误 《宋史》 《宋琪传》
  • 简介:康熙朝奏折是研究清史特别是研究清代奏折的珍贵史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之加以系统整理并对其满文奏折进行翻译注释,分别以、为名刊印行世,无疑是对清史研究的重要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两书中的翻译错误,拟题不确及目录排列错误,编年错误,对于内容重复条目、衍文、脱文未作处理及注释错误,非康熙朝奏折、朱批而误行收录,本属康熙朝奏折而脱漏或窜入者亦所在多有.于此试为论列,以与翻译、整理、编辑上述两书的专家学者商榷,并求其是.

  • 标签: 康熙朝 满文 汉文 奏折 目录排列 编年
  • 简介:<正>在历代史书的“天文志”中,所记录的天象和天变的时间,是重要的、有价值的.所以,将史志中纪时的错误纠正过来,应有一定的意义.据前人研究,《宋书·天文志》有一定的影响,如《晋书·天文志》、《魏书·天象志》和《隋书·天文志》等,即有不少内容是从《宋志》中抄录的.可见纠正了《宋志》的错误,对阅读和使用《晋志》等天文史料,就有很高的参考作用.《宋志》的讹误很多,笔者另有《校读记》,今谨抄出“纪时”方面的问题发表,希望能得到专家的指正.

  • 标签: 天文志 《五行志》 晋书 日蚀 太安 宋书
  • 简介:陶渊明41岁任彭泽令,因厌恶污浊的官场和耻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弃官归隐,而赋.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一篇而已.'言虽有过,其为后人推重,则于此可见.然而,就是这样一篇希世名作,却有一讹字流传至今而不为人所属意.一字之讹虽是白璧微瑕,但毕竟有损名篇之完美:倘不予考而正之,还将继续流传下去,则名篇终不得复为完璧矣.

  • 标签: 《归去来兮辞》 “登” 陶渊明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