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导言“护”一名,最令人瞩目者,乃见于史籍有关唐武宗灭佛的记载,如《唐会要》卷四七《毁佛寺制》有曰:其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余人,收充雨税户。拆招提兰若四葛余所,

  • 标签: 《唐会要》 考辨 武宗灭佛
  • 简介:一、导言"护"一名,最令人瞩目者,乃见于史籍有关唐武宗灭佛的记载;如《唐会要》卷四七《毁佛寺制》有曰:其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余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录僧尼属主客,显明外国之教。勒大秦护祆三千余人还俗,不杂中华之风。法国汉学家沙畹(Ed.Chavannes)十九世纪末发表的《景教与喀喇和林遗址碑铭》一文,率先将汉文所记的"护"法译为mage;其后,沙畹、伯希和(P.Pelliot)进一步指出"护"

  • 标签: 瑣羅亞斯德教 沙畹 《唐会要》 赛神曲 伯希和 兰若
  • 简介:,字敬孚,或作敬甫、敬父,安徽桐城人。生于清道光十五年(1834),卒十光绪三十年(1904),是清代以目录校雠著名的大学问家。有清一代,安徽人文鼎盛,戴震、方苞、姚鼐出,经学、文章,焜耀海内,四方景仰;萧敬孚出,则以目录、版本、校雠之学,卓然名家。他的学问,受到当时人们的极大尊崇,成为近代安徽最杰出的文献学家。一、萧的身世与学术生涯萧出身寒微之家。上代本姓陈,元末明初之季.由徽州婺源县之陈村,渡江来桐城南乡会公里。当时正值大乱之后,其地无人,萧始祖复二公先至南乡焦岭西首萧家窊安居,

  • 标签: 萧穆 敬孚 敬父 大学问家 元末明初 婺源
  • 简介:阿瓦提县的塞勒斯是类似葡萄酒的天然果汁传统民间饮料,它是以本地葡萄(主要是红葡萄)汁经浓缩、发酵酿成(一般成品与鲜葡萄的比例为1比3),干浸出物高,营养丰富。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将葡萄种带回中原。《史记·大宛列传》载有“以蒲桃多酒,富人藏万石,久者数年不败”(蒲桃,即今之葡萄。)。晋代张华著《博物志》,西域一段中有“西域有

  • 标签: 塞勒斯 阿瓦提县 《博物志》 浸出物 大宛 自酿
  • 简介:<正>一九一八年(零岁)二月四日,生于天津市北马路恒德里三号。原名查良铮,另一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县袁化镇,先祖为清代文人查慎行。据说,旦年少时,家中藏书多为查慎行所著。祖父为清末官僚,家道随清室亡而败落。父查燮和,法院小吏。母李玉书。旦为独子,有姐妹各一人。

  • 标签: 穆旦 普希金 西南联合大学 南开大学 抒情诗 《文学杂志》
  • 简介:家境贫寒,幼承家教,自学成材,中学毕业即参加工作,先后在家乡无锡一带教书为生,从小学到中学,前后达二十余年。上课之余,他怀抱“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志,沿着前辈学人的足迹,一心钻研国学,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苏州中学3年是他中学教师生涯的最后一段时光,

  • 标签: 苏州中学 钱穆 教师生涯 家教 自学 毕业
  • 简介:《左传·僖公四年》中"南至陵"之"陵",既不在齐境内,也不在楚境内,而应在越国南部,可能就是会稽山中的"永陵"。

  • 标签: 《左传》 穆陵
  • 简介:元稹与唐宗(李恒),虽为同时代人(元稹生于779年,卒于831年;李恒生于795年,卒于824年),但李恒贵为天子,元稹仅一普通臣子,本无缘相识相交。只因偶然的机遇,使元稹因宗而宠荣,史传误传因宦官而升职,并因此贬诽元稹。此后的研究著作沿袭旧说,并忽略了元稹又因宗而含冤的史实,歪曲了元稹的本来面貌。本文对此稍加剖析,以辩明是非。

  • 标签: 唐穆宗 宠荣 牛元翼 王播 河朔 研究著作
  • 简介:贵阳教育界在30年代有“三怪”,他们是田君亮、李傲元和朱伯三先生。朱伯,遵义市人。20年代在北京大学读书,他的老师是章太炎的门生黄侃,其孤高傲世的性格,博学精研的精神,颇受黄侃的影响。蔡元培先生办北大的工作作风,经常对人津津乐道。

  • 标签: 30年代 北京大学 工作作风 教育界 遵义市 章太炎
  • 简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民国档案中有民国三十五年(1946)一些学者为学术著作评奖所写的"审查意见"。现将钱先生写的六则较长的"审查意见"加以整理,并对有关内容略作介绍。

  • 标签: 钱穆 佚文
  • 简介:父亲藕初(1876—1943)出生于上海的一个业棉世家,他幼年读完六年私塾后,十四岁就入棉花行当学徒,边工作边自学二十年,三十四岁赴美留学六年,归国后创业成功,一举成名。

  • 标签: 穆藕初 父亲 赴美留学 棉花 创业 归国
  • 简介:塞勒斯”是葡萄汁酿制的传统民间酒类饮料,新疆阿瓦提县酿造的“塞勒斯”质佳、味美。“塞勒斯”被认为是古代西域葡萄酒的“活化石”。“塞勒斯”主产于“刀郎”地区,与“刀郎木卡姆’’相辅相成,成为刀郎人文化生活的介质。

  • 标签: “穆塞勒斯” 渊源 文化内涵
  • 简介:藕初一生极富有传奇色彩,他在创办实业的同时,积极资助文化教育,倡导国民外交,呼吁政治改良,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他早年在上海期间,就曾与陈独秀、瞿秋白、邓中夏、李立三、李震瀛等中共人士有过间接或直接的接触,许多故事值得一书。他与董必武当时是否已有交往,虽现在暂无证据,

  • 标签: 交往 董必武 穆藕初 传奇色彩 文化教育 国民外交
  • 简介:旦,原名查良铮,出身浙江海宁查氏家族,生于天津,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为同族的叔伯兄弟,皆属“良”字辈。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 标签: 天才诗人 穆旦 20世纪80年代 苦难 著名作家 爱国主义
  • 简介:4月4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首脑会议上,丹麦首相安诺斯·福格·拉斯森成为下一任北约秘书长,接替即将于今年7月卸任的荷兰人夏侯雅伯。现年56岁的拉斯森是丹麦政坛的资深政治家,也是欧洲各国普遍承认的"鹰派"和斡旋高手。几年前,当拉斯

  • 标签: 北约 丹麦 自由党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土耳其 成员国
  • 简介:本文通过详细梳理钱先生有关清代学术的论著,既对其一生孜孜于清代学术的探究历程分为四期做了展现,又重点探讨了他对清代学术史中一些重要问题(如清代学术与宋明学术的关系、清代学术的分期及其评价等)的认识与变化,并进而揭示了其之所以倾心于清代学术的中心取向与基调。我们认为,钱先生对清代学术的关注既一以贯之,又视野宏阔;他的诸多认识与论断,不惟有力地推进了清代学术史的研究,而且为学界提供了一种解读范型。

  • 标签: 钱穆 每转益进 清代学术史 汉宋学 经世致用
  • 简介:1934年苏联考古学家在今撒马尔罕以东约120公里的格山,发现了一份粟特文婚约及所附保证书,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篇幅最长的粟特文法律文书。自1960年以来,学界对这份文书进行释读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各家释读转写相异之处以脚注标出,并试对文书进行汉文翻译注释,对其中若干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婚约 粟特文 穆格山
  • 简介:伊斯兰拱北是西北河湟地区重要的人文景观,其建筑规模宏大,装饰华美,是河湟多民族手工艺传统的集中展示,也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交汇地区多地域、多民族文化互融与交流的文化成果。

  • 标签: 伊斯兰教 拱北 建筑装饰
  • 简介:吐谷浑在青海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其兴起和发展时的重要活动中心沙州,与其有着密切关系。本文研究沙州及吐谷浑在青海省的活动情况,其目的在于了解和研究其社会形态的基本情况。

  • 标签: 青海 沙州 吐谷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