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聂惠民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第二、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聂教授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以及临床工作近60年,对中医学尤其对于《伤寒论》,勇于追求,探索研究,博广精深,形成了具有独到见解的学术思想,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作为聂教授的徒弟,有幸跟师随诊、系统学习,并整理研究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现将聂教授主要学术思想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

  • 标签: 名老中医 学术思想 伤寒论 经方 经验
  • 简介:《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就其思想文化渊源而言,则主要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及先秦诸子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内经》原文的认真梳理,周易思想体系的总结和古天文学科学体系的参照,把《内经》的思想文化渊源以“圜道时中”四字概括之。“圜道”描述的是运动的轨迹,“时中”描述的是运动的刻度;“圜道”是象的概括,“时中”是数的确定;二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圜道时中”思想的提出,不仅最简洁地体现了《内经》的天人合一观;统一了阴阳、五行、六气、八卦等子模型;而且可以阐释人体生理病理的气化时序规律及各种观点互异的养生理论。它更准确地表达出了易道的精髓和《内经》的时序理念。

  • 标签: 黄帝内经 圜道时中 思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医辨证论治之鼻祖的《伤寒论》始终贯穿着保胃气的思想,十分重视脾胃在人体发病和辨证论治中的作用,顾护脾胃的思想和保胃气之秘旨贯穿于《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和杂病辨证论治体系通篇。从承前启后重视脾胃,六经发病重在脾胃,六经传变脾胃为枢,治疗原则无犯胃气,立法处方法重脾胃,调理脾胃寒热虚实,提出治禁源于护胃,煎服调护顾护脾胃,预后吉凶胃气为本,病瘥调理继培后天等10个方面进行论述。

  • 标签: 伤寒论 保胃气 脾胃学说
  • 简介:《医学源流论》充分反映了徐灵胎的医学建树和学术思想,集中其毕生治医心得,为徐灵胎之力作,其中"治病必分经络脏腑论"篇,在治病原则上阐明了"治病必分经络脏腑"思想,体现了疾病治疗过程中病位确定的重要性。在其所著《洄溪医案》89案例中,有十余例着重强调用药施治前应当先确定病位所在,体现了徐灵胎非常重视治病必究病根之在,对后世医家进行疾病的诊疗施治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医学源流论 洄溪医案 徐灵胎 治病必分经络脏腑 治病原则
  • 简介:医学生作为今后的医务工作人员,所肩负的任务非常重大,除了需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技能外,同时还需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人文精神。就目前医学院医学生教育情况来看,尽管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但提出科学且有效的系统研究成果以及培养途径还比较少。鉴于此,为加强中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推动医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笔者就思想政治教育中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进行详细地阐述,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人文精神 医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医学院校'基础'课专题化教学模式仍不能体现专题的特点。文章提出医学院校应设计符合医学生特点的'基础'课专题模块,并在实践中注意不脱离原有教材、加强管理并优化考核方式来保障'基础'课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 标签: 医学院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专题化教学
  • 简介: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被发掘。研究生教育中,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知识,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具有理论上的必要性。心理学方法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已有了初步的运用,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应该通过课程建设、环境营造、社会实践等措施,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学方法得到有效运用。

  • 标签: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学方法
  • 简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文围绕如何更好地针对中医院校大学生教授这门课程的主题进行分析阐述,探讨了通过结合相关专业案例法,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拉进学生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 标签: 中医院校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 教学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