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引言:随着人口年龄老年化,加上生活条件转变,体力劳动强度减少,人们骨质强度逐渐改变,股骨颈骨折病人逐渐增多。经过反复临床鉴证,对股骨颈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已经是成熟经验对没有移位骨折进行螺钉固定。亦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加上现代手术条件,麻醉药品技术不断提高,手术安全逐渐增加,以及多数老年对耐受手术打击比耐受长期卧床给机体带来得打击要强,所以对股骨颈骨折均主张手术治疗。但手术方法则有多种,以人工关节置换和螺钉固定,老年股骨颈头下型经颈型较常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病人 手术方法 老年人 体力劳动强度 早期下床活动 人工关节置换
  • 简介:目的:评价闭合松解术结合解锁手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有效及安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将269例患者分为试验组(133例,167膝)和对照组(136例,172膝)。试验组针对造成KoA功能障碍高应力点用针刀进行选择松解,松解点包括:韧带、滑囊、关节内、神经卡压点等。对照组采用针灸。二组均结合解锁推拿法进行综合治疗。通过SF—MPQ;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指数(ISOA)明确其治疗方法有效;通过安全分级方法,评估其安全。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周期明显缩短,且远期疗效确切。二组安全无明显差异。结论:闭合松解术结合解锁手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微创或无创以及“简、便、验、廉”等特点,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有效手段之一。

  • 标签: 膝关节 骨关节炎 闭合性松解术 解锁手法
  • 简介:近年来,心脑血管专家提出,治疗与预防心脑血管病不仅要改善血液粘稠凝聚,更重要改善血管自身内在功能紊乱。因此,心脑血管病变发生,除血液病变之外更重要血管自身病变。所以,对动脉管研究,应该说是开创了防治心脑血管病一个新思路。

  • 标签: 防治 心脑血管病变 脑中风 颈源性 血液病变 功能紊乱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骨关节病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新途径、新方法。方法:1、通过对老年骨关节病病机及其认识渊源:肾主骨学说、气血学说、力平衡学说论述;2、骨关节病诊断;3、中医辩证分型、中药内外康复治疗:4、针灸治疗;5、针刀闭合松解术治疗;6、推拿手法治疗;7、运动训练。结论:骨关节病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当前重点研究课题。老年骨关节病发病率高且治疗难度大,采用中医骨科综合疗法康复治疗,方法灵活、技才独特、疗程较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 骨性关节病 中医骨科综合疗法 康复治疗
  • 简介:本文试图从现代医学角度,着眼于椎盘源下腰痛病因,归结为生物力学因素、生物化学因素和生物细胞因素变化为主要病机;同时从《黄帝内经》中寻找到世界上最早有关腰痛致病病机——经络学说,并逐一诠释。同时针对这些病因提出了对因治疗措施,供临床上较棘手盘源下腰痛有一个较为清晰诊断思路和一套规范治疗措施,以便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盘源性下腰痛 生物力学 生物化学 中医病机
  • 简介: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了人类脊椎生理机能及病理改变,首次提出病变椎体诊断新观点——纤维位移和整体失衡位移,同时提出慢性疲劳综合征与脊椎(尤其是胸椎)病变相关,结论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病因是脊柱纤维位移和整体失衡位移导致体表内脏之间平衡系统:神经、体液、经络等传导反馈系统不协调而引发一组非器质性病理改变综合征。并创新性地制定了一套针对此类疾病有效治疗方案——闭合松解术加手法整复综合疗法,为慢性疲劳综合征这一现代医学棘手难题录求到了一种新诊断和治疗方法。

  • 标签: 慢性疲劳综合征 相关性 生物力学 脊柱综合征 分类 胸椎纤维位移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整脊调曲法治疗腰痛或腰腿痛临床疗效与腰椎椎曲相关。方法:以理筋、调曲、练功为治疗原则,采用药熨、骨空针刺加普通针刺、推拿调曲、牵引调曲等整脊综合疗法,配合功能锻炼,以恢复患者腰椎生理曲度为主要治疗目标,观察402例腰痛或腰腿痛患者疗效与腰椎椎曲恢复情况相关。结果:总有效率98.75%,其中治愈+显效率89.55%,椎曲恢复优良(Ⅱ级以上)率73.63%,平均14个月随访优良率91.1%。结论:腰痛或腰腿痛患者疗效与腰椎椎曲密切相关,坚持功能锻炼能维持良好疗效。

  • 标签: 腰痛 腰腿痛 临床疗效 椎曲 相关性
  • 简介:脊源股骨头坏死症,《中国整脊学》首先介绍其病因病理。近来临床发现1例,男性,43岁,5年前外伤第2腰椎创伤性骨折(图1),2005年初右腿痛,步行困难。无嗜酒习惯,并从未服用过激素类药物。经照片(图2)CT(图3)诊断为右股骨头坏死(1期)。在某医院中药为主治疗2年,服药则疼痛缓解,不服药又疼痛加重。至今未愈。于2007年3月20日到本院诊治,发现骨坏死较2005年片更严重,已发展到第4期(图4),腰椎侧弯(图5),诊断为脊源股骨头坏死症。目前正在治疗中。特与报导。

  • 标签: 右股骨头坏死 源性 腰椎侧弯 中国整脊学 创伤性骨折 激素类药物
  • 简介:探讨手法治疗颈视力异常。采用旋推复位法治疗颈视力异常患者13例临床疗效观察。手法治疗颈视力异常者优良率为92.3%。采用手法治疗颈视力异常疗效好、见效快,是一种行之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视力异常 手法治疗 复位法 临床疗效观察 患者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通过针刀和药物治疗骨关节炎疗效对比,对针刀治疗骨关节炎机理进行研究。方法:1、针刀闭合松解治疗;2、外手法治疗;3康复治疗。结果: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32例,占总例数53.4%;近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26例,占总例数43.3%;好转(临床症状有所消失)2例,占总例数3.3%;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0例,占总例数O%。结论:针刀以调节力平衡为目标治疗骨关节炎,使平衡失调关节恢复力学平衡状态而取得了满意疗效,本研究反证了骨关节炎病因是力平衡失调理论。

  • 标签: 针刀 骨性关节炎 机理 实验研究
  • 简介:脊源心悸、怔忡症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编写,是在查阅大量基础文献研究,结合骨科、心内科临床实践实际情况,历经反复细致多次论证而成,现将本指南编写中关键点报告如下:

  • 标签: 诊疗指南 编写 心悸 源性 怔忡 文献研究
  • 简介:小儿斜颈俗称“歪头”,是指头向患侧倾斜,颜面旋向健侧为主要特点病症。引起斜颈原因很多,如先天性颈椎异常、颈椎结核、颈椎损伤等,而以肌斜颈较为多见。肌斜颈主要病理是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挛缩,其病因尚未完全确定,有不同看法:1.认为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因产道或产钳挤压受伤出血,血肿肌化形成挛缩。2.认为分娩时,胎儿头位不正,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运供给不足,引起该肌缺血性改变,肌纤维水肿、坏死及继发性肌纤维增生最后引起肌肉挛缩造成肌斜颈。

  • 标签: 小儿肌性斜颈 推拿治疗 胸锁乳突肌 纤维性挛缩 肌纤维增生 临床
  • 简介:脊源月经紊乱症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编写,是在既往文献基础,根据近年来研究新成果,结合临床实际编写。现将本《指南》编写几个关键内容报告如下:

  • 标签: 诊疗指南 紊乱症 编写 月经 源性
  • 简介:老年膝关节肿胀、疼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多发性痛疾病,给老年带来生活和工作深重负担,生理功能活动障碍。我今天指的是60岁至80岁范围内老年,他们经历数十年风华岁月风雨中拼搏生活。从幼年、少年、青年到中年、老年整过程,膝关节机能所起变化都是体内、外因素变化反应整一过程,如何面对和治疗分析如下。

  • 标签: 老年性膝关节痛 治疗 X线检查 中医
  • 简介:为探讨中药发热止痛贴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以发热止痛帖与外用扶他林软膏对照,分别对66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4周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发热止痛贴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有显著治疗效果。

  • 标签: 发热止痛贴 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扶他林软膏 给药方法
  • 简介:1.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邵振海等人提出了“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概念,认为上腰段脊神经后支受到牵拉、卡压等刺激是发生下腰痛原斟。这一学说现已基本得到公训。现在更常用名词是“脊神经后支源腰痛”、“腰椎脊神经后支综合征”。2.脊神经后支源腰痛特点:疼痛多为持续,痛区可位于下腰正中、腰骶部、髂嵴附近、臀部,也可伴大腿后外侧痛,但一般不超过膝关节;腰椎向某一方向运动时症状可加重,严重者甚至不能行走和站立:在主诉痛区上方2~3个脊椎节段(脊神经后支发出平面)棘突、小关节、横突有压痛,深压时可向主诉痛区放射;无下肢感觉、反射和肌力异常;主诉痛区X线、CT、MRI多为正常。

  • 标签: 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 整脊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