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璺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为《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墨家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 标签: 《墨子》 逻辑思想 墨家 认识论 儒家
  • 简介:随着节日的喧嚣,来墨子纪念馆“串门”的人也多了起来。虽然,能和家乡的这位大贤聊天的人很少,但登门拜望的人确实越来越多。还有一些人,二十年了,都还没有来看望一下这位“邻居”。但墨子,依然在关心着家乡的人们。

  • 标签: 墨子 纪念馆 家乡
  • 简介:墨子约生活在战国初期,与孔子再传弟子同时,是先秦时代著名思想家.今传《墨子》一书,文辞古奥,清末孙诒让著《墨子闲诂》,集合诸家成果,但讹误仍多.如《墨子·法仪》云:“此不若百工辩也.”孙氏引毕沅说:“辩,治也.”今按:《管子·五辅》云:“任官辩事.”尹注:“辩,明也.”又如《墨子·尚贤中》云:“曰若处官者.”孙氏改为:“曰处若官者.”其实“处官”是古语,如言“居官”,不烦改.

  • 标签: 先秦 思想史 墨子
  • 简介:针对墨子出身的探究和考证,众说纷纭,但基于现存资料和“墨”引申而形成的主流结论,不足以让人信服,尚有很多存疑之处。通过对墨子“贱人”鄙人”说法的考证、其平民身份的剖析以及墨子思想中人民性由来的分析,进一步驳斥由“墨”而推断其出身低微等观点和主张,论证墨子的手工业者身份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墨学名号的涵义所在,并综合墨子师徒之间关系的表现,进一步推断墨家学派为殷后人之贵族集团,而墨子则极有可能为首任巨子。至于墨子贵族身份为何没有明朗化,或许正昭示出他思想和行动的深层动机。

  • 标签: 墨子 平民思想 贵族出身 考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自墨学研究兴盛以来,学者大多认为墨子继承殷商尚鬼风气,以其“天志”、“明鬼”思想为宗教思想。但《墨子》文本关于鬼神的论述有不少自相矛盾的地方,其内在逻辑以及新近问世的简帛文献都可以证明墨子并不相信作为人格神的天和鬼神的实有,他提出“天志”、“明鬼”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法的体系。

  • 标签: 《墨子》 鬼神观 天志 法体系
  • 简介:“非乐”是墨子美学的表象而非墨子美学思想的本质内容,它是建立在“利人”与“实用”等基础条件之上的“今”时观点。墨子美学是“有用为美”的实用主义美学,是“利人为美”的人本主义美学,是“合宜为美”的辩证主义美学,其本质是建立在“有用为美”、“利人为美”、“合宜为美”基础之上的辩证统一,是实用主义、人本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辩证统一,是主体行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 标签: 非乐 墨子美学 实用主义 人本主义 辩证主义
  • 简介:谈及“侠”,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武侠小说中的侠士形象,而“侠”并非武侠小说的专利品,有关“侠”的本质内涵或具体精神其实是由墨子最早进行规范的。首先,兼爱非攻的核心思想蕴涵着兼济天下、博爱他人的侠士胸怀;其次,以义为贵的精神宗旨标榜着贵义行义、坚守正义的侠士宗旨;最后,重义轻死的行事风格流露着献身自我、奉献他人的侠士精神。

  • 标签: 墨子 兼爱 非攻
  • 简介:先秦时期,儒墨并称,墨家"非儒"色彩鲜明。第一,墨子针对"儒"群体中分化出的"小人儒"所宣扬的"礼"进行了批判,指出其所称之"礼"本质上是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的繁文缛节。第二,墨子提出了"非命"思想,反对儒家所谓的"天命论",旨在破除人们对天命的迷信顺从,号召人们积极行动以改变不堪的命运。针对以上墨子"非儒"之议,本文经辨析后指出:在孔子那里,"礼"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道德"。孔子的"礼"与道德教化密切相关,有别于小人儒赖以谋生的繁文缛节。其次,孔子的"天命论"并不等于"天的决定论",孔子是假借宣扬天命来自述肩负的社会使命,他还是主张同时顺天命和尽人事的。最后,本文提出,不要将孔子思想固定化,应注意到孔子本人与儒家学派的思想差异。同时,本文还提到了思想的"历史性"问题,指出应结合思想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氛围及其经验来解读其思想。

  • 标签: 墨子 孔子 繁文缛节 天命论
  • 简介:你们知道吗?除了发射“天宫二号”。今年我国在航天事业上还取得了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那就是发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北京时间2016年8月16日下午1时40分,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制的“墨子号”卫星在中国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

  • 标签: 实验卫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墨子 量子 中国科学院 科学中心
  • 简介:在对《墨子》疑问句穷尽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书疑问词语的用法和疑问句的类型,并总结了《墨子》疑问句的特点,即设问和反问大量使用,疑问句连用较多。

  • 标签: 《墨子》 疑问句 使用特点
  • 简介:摘要:杠杆是最简单的机械。它的起源或许可以追溯到原始人阶段。当人们拾起一根棍棒。并企图用它撬动一块石料时,他们实际上就已经在使用杠杆了。文章对墨子的杠杆原理作了论述,并进行理论探讨。

  • 标签: 墨子 杠杆原理 平衡
  • 简介:以历史的辩证法阐述了墨子的音乐美学思想"非乐",并通过其思想本质来探究这种"非乐"思想的内涵与美学价值.

  • 标签: 墨子 “非乐” 美学思想
  • 简介:从介绍中国先民天道观念入手,结合墨子所代表阶级的特点,墨子思考问题的原则,立场和方法,以分析墨子的天道观念。指出墨子的天道观念是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天道观念。

  • 标签: 墨子 天道 功利 生存
  • 简介:生活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墨子,虽比被后世尊为圣人的孔子晚出生.但毛泽东却说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这是很有道理的。在那个时代.唯有墨子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从事生产劳动.并认为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他还谢为一个国家只有重视生产、鼓励劳动才能强盛.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这与墨子出身贵族后裔,后沦为平民阶层是密切相关的。

  • 标签: 墨子 教育 传承 熏陶 春秋战国时期 生产劳动
  • 简介: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糜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

  • 标签: 帝国 墨子 淮南子 儒者 子学 孔子
  • 简介:初识经典墨子,名翟(dí),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他所处的时代,群雄蜂起,百家争鸣,广大民众饱受战乱之苦,极渴望安定平稳的生活环境。而墨子正是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的墨家思想。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在当时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的思想和言论,被其门徒编成《墨子》一书传世。这是一部光彩夺目的巨著,是墨家学说的精华。墨子的基本主张是:反对剥削,崇尚劳动;反对以强欺弱,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儒家礼乐,主张节葬、节用;反对世卿世禄,主张尚贤、尚同。《墨子》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

  • 标签: 《墨子》 墨家 战国时期 生活环境 教育家 科学家
  •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主要论述了《墨子•尚贤篇》的一些基本观点。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对《墨子•尚贤篇》进行了一些分析。第一部分是从墨子的生平及历史背景谈起,浅述其对于墨子的尚贤思想形成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尚贤篇》内容的分析,分别简单地论述了吸纳贤士的方式、选贤的标准以及重用贤士的必要性。

  • 标签: 墨子 尚贤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