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案作为中国教播道会港福堂办事处,共设有十间房间供牧师和神职人员使用,四间半私人的房间供应给办公室经理、会计人员和秘书使用,而实习生则围绕在开放式工作区工作。长条形的梯形工作桌不仅增加了办公室的空间感,还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走廊的实际阔度。

  • 标签: 基督教 中国 会计人员 办公室 工作区 开放式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9-07
  • 简介:信仰上帝之言成为了肉身的耶稣和耶稣的肉身成为了被传言的基督,上帝让历史的肉身的耶稣从死里复活为信仰的肉身变现的基督,即历史上的耶稣的灵生、爱道、受死与信仰的基督的复活、升天、再来、审判言述基督的内涵

  • 标签: 基督教艺术 艺术边界
  • 简介:宗教与戏曲的关系向来密不可分,传统戏曲中的宗教题材屡见不鲜。但是,台湾的戏曲演出取材中,因为经营者的个人信仰,他们创作“基督戏曲”,是藉以传扬教义。本文从台湾基督京剧、歌仔戏的演出现况,梳理宗教与戏曲的关系,并且从“宗教思维”的角度,提出基督戏曲在台湾出现的合理现象。

  • 标签: 基督教 歌仔戏 京剧 宗教思维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9-07
  • 简介:他曾创作过弥撒曲、圣咏等教会音乐,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创作的基督音乐有《安魂弥撒曲》和《感恩曲》,不少音乐家仍在创作基督音乐

  • 标签: 基督教西方 西方音乐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但有关基督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意义,三、基督超越观对中国社会现代改革的启迪意义对于改革,以及对中国人在其现代社会发展中理解、诠释基督的各种新尝试

  • 标签: 中国社会 基督教中国 现代化意义
  • 简介:是中与音乐关系最为密切的一卷,从中世纪到20世纪,西方许多作曲家都曾为之谱曲.本文探讨的是诗篇歌在早期基督音乐中的应用特点及其关系.

  • 标签: 诗篇 圣经 基督教音乐 诗篇歌 仪式音乐
  • 简介:在欧洲中世纪,产生了有别于希腊、罗马传统艺术的独特的基督艺术。基督绘画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早期高度概括的寓意图像、象征记号,到后期形成圣像画独特的语言体系的发展过程。相对于文艺复兴时期淳朴自然的写实主义绘画,它所传达出的象征和寓意,内涵朦胧,给人以难以言传的美感。圣像艺术本质上是借助造型艺术形式表达神学意义的一种象征艺术。

  • 标签: 基督教 圣像画 图式 象征 寓意
  • 简介:女神形象原是罗马古典宗教美术中常见的题材之一,随着基督的合法化.种种古典女神形象开始借用并流行于基督美术中,成为基督早期美术中独特的图像志景观。5世纪前后,女神形象逐渐式微并最终被圣母形象取而代之。这一现象的产生.有着极为复杂的政治和文化因缘:一方面.在基督合法化时期,基督徒对古典宗教文化和礼仪传统采取主动接纳或改造的态度.以期打破与古典宗教的水火不容的对立状态;另一方面,又明智且不失时机地创造出了具有自身宗教特性的圣母形象.用以取代古典宗教普遍存在的女神崇拜。这种富有张力的渐进措施.反映出基督在不同的政治情态下所采取的文化改良策略。

  • 标签: 基督教美术 古典宗教 女神 圣母 中世纪
  • 作者: 孟瑜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2期
  • 机构:基督教与钢琴艺术,表面上看来似乎有些驴唇不对马嘴,是两股道上的火车——跑不到一块儿。可是仔细认真地研究起来,都会有惊人的发现。对于此,我们可以分三个层面,进行层层深入的解读——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基督二元政治观和自由主义首先是一种理论,自由主义的二元政治观正是基督二元主义政治文化传统的产物,《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

  • 标签: 传统自由主义 基督教传统 自由主义纲
  • 简介:迪斯尼动画电影深受基督和清教文化中一些积极理念的影响,这些理念与中国的儒学思想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迪斯尼推崇基督中人与自然平等互利的生态观,这与儒学中所强调的"天人合一"思想颇为契合。它还采纳了基督所阐释的"爱"的概念,主张英雄的内心甚于强大的外部力量,这也暗合了儒学中"仁者无敌"的思想。迪斯尼吸收了清教思想中强调自身使命意识的责任观念,提倡个人奋斗与社会责任相结合,这更与儒学所倡导的"内圣外王"殊途同归。这些普世性文化内涵,是其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广受欢迎的基础。

  • 标签: 迪斯尼 儒学 基督教 清教
  • 简介:基督与西方音乐发展关系密不可分,是西方音乐的催生剂,本文试从基督对西方音乐发展过程的影响作论述,以期大家对此音乐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 标签: 教堂音乐 早期西方音乐 西方音乐的发展
  • 简介:  19世纪中叶,西方文化在鸦片战争之后涌入中国,特别是基督音乐对中国近现代音乐乃至民族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音乐随西方传教士进入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川、滇、黔的苗族、彝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中得到传播和接受,以西方基督赞美诗在滇北苗族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尤为突出.基督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最重视音乐的宗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基督赞美诗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列强的入侵得以在中国大范围的传播,并且在沿海城镇甚至少数民族地区得到深入发展.为什么滇北苗族长期以来很少受汉族文化的渗透却在20世纪初很快接受了一种新的文化--基督文化及其赞美诗?要探寻这些原因笔者认为有三种文化在互相起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基督文化和滇北的苗族文化.……

  • 标签: 原因初探 基督教赞美诗 接受基督教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9-07
  • 简介:  东正教在北京设堂是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这标志着北京基督教堂建筑开始从中国传统样式向折衷主义,北京基督教堂建筑在经历了18世纪从中国传统样式转

  • 标签: 北京基督教 基督教教堂 教堂建筑
  • 简介:对于莎士比亚戏剧与基督的渊源,已经有很多中外论者从不同角度的论述。笔者试图从另一个视角对这个不算新的问题再讨论;同时与肖四新先生讨论莎剧与基督对人的存在意义的理解。笔者认为纵观莎士比亚不同阶段的戏剧创作,可以看到莎士比亚的观念对基督精神的理解在变化发展中逐步把握基督精神的核心内涵。进而,就莎士比亚戏剧中人存在的意义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莎士比亚与基督精神暗合,而非如肖四新先生所认为的存在本质的不同。

  • 标签: 莎士比亚戏剧 基督教精神 存在意义 莎剧 戏剧创作 人存在
  • 简介:一、'爱人如己'与'仁者爱人'《威尼斯商人》(以下简称《威》剧)的第四幕法庭一场戏把剧情推向高潮。这一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夏洛克不听众人好言相劝,一意孤行,坚持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第二阶段是鲍西亚智高一筹,巧断案情,不仅使安东尼奥转危为安,还使夏洛克处于被动局面。从这两个阶段的发展所表现出的人心向背,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赞美同情心。

  • 标签: 《威尼斯商人》 安东尼奥 鲍西亚 夏洛克
  • 简介:动画艺术作为以科技为依托的艺术形式,在受到科学、现代文明影响的同时,也受到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本文以基督文化对西方动画艺术的影响为例,探讨西方基督的精神核心对动画内在价值表达的影响和基督艺术对动画外在艺术风格的影响,希望给中国动画以启发。

  • 标签: 基督教 动画艺术 精神 影响
  • 简介:广州位居岭南中心,背山面海,地理环境优越,历来是中外交流荟萃之地。自16世纪以来,基督即以澳门为基地向广东地区传播,宗教革命后,基督新教分立,开始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发展向中国渗透,而广州地区首当其冲;晚清以来,随着国门的洞开,基督新教在广州的传播逐渐加剧,而传播成功的标志即是教堂的普遍兴建,并且随着时局的变迁,教堂的建筑艺术也不断随之改变。教堂建筑不仅在广州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也对广州地域文化的形成注入了一股外来的风气。

  • 标签: 广州 晚清民国 基督教教堂 城市景观
  • 简介:国内外学界通常认为近代中国有关学校音乐教育重要性问题的提出是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学校音乐活动的开展是在20世纪初“学堂乐歌”运动兴起之后。但是,旱在19世纪中期“五口通商”后不久,唱歌已是基督会活动的固定项目之一。到了19世纪60年代,不仅音乐课程已成为教会中小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具体问题也已在传教士关注的焦点之内。文章以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狄就烈(JuliaBrownMateer,1837—1898)的音乐教育理念与实践为焦点,探讨19世纪下半叶基督新教传教士有关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主张。

  • 标签: 传教士 音乐教育 狄就烈 白话 寓教于乐 民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