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正>(一)唐人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是一部记述唐代风俗的名著。此书卷六有《饮茶》条,记述当时人饮茶习俗,兹摘录于下: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不眠。”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

  • 标签: 饮茶习俗 唐人 饮茶风俗 灵岩寺 茶具 唐代
  • 简介:<正>我国是世界上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远古时代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饮茶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汉宜帝时的王褒《僮约》赋,其中讲到“脍鱼疱鳖,烹茶尽具”和“牵犬贩鹅,武都买茶”.《神农食经》中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唐人陆羽《茶经》中记载“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醒醐甘露抗衡也”.梁代陶弘景《杂录》说:“苦茶轻身换骨”.由于饮茶可以使人提神解倦,健胃消食;可以增进健康,防除疾病,因而很早以前饮茶习惯就盛行全国.

  • 标签: 茶具 饮茶习俗 从江 托子 釉色 陆羽
  • 简介:中国是世界茶叶的主要产地,是茶的故乡。饮茶的习俗,自古已有之。相传四千多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藓而解之”。茶古称“藓”,由此可知茶在我国古代始于药用。茶不仅其味清香,而且能消暑解毒,理气顺食,提神助思。茶作为日常饮品,成为时尚,有其演变、发展的过程。

  • 标签: 饮茶习俗 茶具 演变 中国 茶叶 饮品
  • 简介:<正>清香四溢的茶叶自古以来就为我国人民所喜爱.茶叶最初的用法是生吃茶树的绿叶,在经历了祭品、药食等阶段后,才逐渐成为人们的饮料.唐代以前的饮茶之举是解渴式的粗放饮法,并且也仅限于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饮茶发展成为一种全国性的民俗并形成茶文化始于唐代.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开元、天宝年间,物质基础与精神文明都达到了新的高峰,使人们能够超出日常生活必需之外,去追求能给人们以更大精神享受的生活方式.中国茶文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

  • 标签: 饮茶习俗 中国茶文化 煎茶 代茶 《茶经》 陆羽
  • 简介:四川地区从西周时期已开始栽培茶树,到唐代,这里的茶叶生产发展得相当成熟。伴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宋代的成都是一个经济与文化高度发达的城市,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地位。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盆地经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与茶事有关的遗物,宋代的成都已经形成了较为独特的茶文化,并大大促进了茶叶的生产与贸易,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了安抚边地少数民族、维护稳定的作用。

  • 标签: 成都平原 出土茶具 饮茶习俗 茶文化
  • 简介:玉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江西的东大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捷,为赣、浙、闽三省要冲,素有"八省通衢,两江锁钥"之称。渎口窑位于玉山县东面约11公里的下镇渎口村,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

  • 标签: 江西省 玉山县 风俗 饮茶 唐宋 茶具
  • 简介:<正>吴智和先生近著《明清时代饮茶生活》(以下简称《饮茶生活》)一书,已于一九九○年十月由博远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全书共分11目47项,凡15万余字。该书辑佚钩沉,探颐索隐,史料宏富,论述尤多创见,且文风迥异,史笔斐然。拜读后,一方面,深为吴先生之实学精神所感动;另方面,余味醰醰,仿佛被引进我国古代饮茶文化的殿堂,亦分享一份斯人之饮茶情趣。需要提及的,我们不但自知学识浅陋寡闻,而且,有关茶艺文化方面又实在是门外汉,对于这样一部研究领域宽广、内容深邃、几乎囊括了明朝和清初两代饮茶生活的学术专著,哪怕是进行一个比较简略的评价,亦感力不从心。只是在我们二人拜读之后产生了共识,愿将一点心得体会写出来,以示敬重之意。

  • 标签: 明清时代 史料 日常生活 饮茶 我国古代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