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敦煌莫高窟是佛教东传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重要遗迹。其中的乐舞,主要渗透在各种佛教经变画像之中,是一种兼有奏乐、舞蹈的姿态。它在整个洞窟壁画中所占比例不仅大,而且亦比较突出。探讨敦煌乐舞与印度佛教乐舞之间的渊源关系。通过分析,试图寻找它们之间存在的共性和异性特点,以及各自构成的舞蹈元素。

  • 标签: 敦煌乐舞 印度佛教乐舞 天宫伎乐 迦陵频伽 以舞娱神
  • 简介:敦煌遗书《俗务要名林》中的"嘲、嫽哢、叫噪、谜"等问题作出考析,可以得出以下新的观点:其一,嘲不仅是普通的嘲笑,也不仅是文人的文字游戏,它还是唐宋时期艺人们于宴会上即席表演且较有难度的伎艺,并在元杂剧中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二,嫽哢一词在传世文献中甚为罕见,但它和两宋时期流行的小唱在字面意义、表演人员、表演环境诸方面均有相似之处,二者应是同一类型的伎艺;其三,叫噪的叫是一种歌唱伎法,两宋时期的唱叫、叫果子、叫声等伎艺都在叫噪的基础分化、发展而成;其四,谜这种伎艺与乐舞表演有密切的联系,它与嫽哢、嘲、叫噪等词于《俗务要名林》中并列一起,不是没有原因的。

  • 标签: 敦煌遗书 嫽哢 叫噪
  • 简介:陈建红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琵琶演奏与教学、视唱练耳教学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理事。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中央音乐学院访问学者,师从我国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章红艳教授。现任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团长、敦煌乐舞团团长。

  • 标签: 乐舞 敦煌 中央音乐学院 艺术家 西北师范大学 视唱练耳教学
  • 简介:本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结合敦煌乐舞的研究与文献积累现状制订的《敦煌乐舞艺术研究资料索引》分类目录;第二部分为索引正文,涉及报纸、期刊、会议、年鉴、博/硕论文以及专著、文集等各种文献类型,累计627篇(部)。

  • 标签: 敦煌乐舞 艺术研究资料索引 索引
  • 简介:敦煌石窟晚唐第156窟《宋国夫人出行图》中的女子乐舞服饰,涉及发式、面饰、衣装、鞋履、佩饰等.这些乐舞服饰,是在我国中原乐舞服饰的基础上,吸收融合西域乐舞服饰以及中亚服饰等城外有益成分形成的.

  • 标签: 女子 乐舞服饰 民俗 敦煌石窟
  • 简介:摘要:敦煌舞依据敦煌壁画乐舞而产生,其中蕴含多元共生的宗教文化、民族融合等文化特质。一种艺术的产生离不开环境的发生与发展,舞蹈生态学强调以舞蹈与环境的关系为研究目标,敦煌壁画乐舞在历史发展中,以不断衍变的生态环境为依托、受不同时期的多因素影响而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对敦煌壁画乐舞的研究不应停留在其本身,本文尝试突破单一看待壁画中舞蹈的局限性,通过运用舞蹈生态学研究方法探究敦煌壁画乐舞形象在环境变迁影响下的形成与体现。

  • 标签: 舞蹈生态学 敦煌壁画乐舞 生态项
  • 简介:西亚诸教对敦煌乐舞影响之研究(下)黎蔷三、西亚诸教对西城乐舞之影响古代西域一般系指帕米尔山以东,巴尔喀什湖以南,敦煌以西,昆仑山以北的广阔领域,从中国长安至意大利威尼斯的几条丝绸之路均从西域腹地经过,作为一个东西方文化积淀的“自流井”,西亚诸教自然会...

  • 标签: 敦煌乐舞 摩尼教 西亚 中原地区 丝绸之路 东西方文化
  • 简介:敦煌”,旧时“丝绸之路”必经的重镇,中西文化的交汇地,多元艺术在此融合重构。敦煌大厦地面以上层数为20层,总建筑面积在2万平米以上。如何充分利用“敦煌”的品牌效应来提升大厦的文化内涵,同时又能打造出具有超前意识的现代智能化办公建筑,这是本案的重点。

  • 标签: 敦煌 丝绸之路 中西文化 建筑面积 文化内涵 品牌效应
  • 简介:文章通过两个个案研究,针对表演情景中铜鼓乐舞者的乐舞竞技活动,从竞技技巧、竞技结构、竞技韵律等有关铜鼓乐舞的竞技表演环节着手,沿着民间话语及其相关语汇的线索,分析"固定"与"即兴"、"传统"与"现代"等铜鼓乐舞的多样性方面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有助于理解铜鼓乐舞的竞技本质。

  • 标签: 铜鼓乐舞 公母 番瑶 竞技
  • 简介:<正>本文爰《唐传舞谱片前文"拍"之初探——敦煌舞谱交叉研考之四》之续篇,二文原拟为一篇,唯篇幅所限,现分离为《研考之五》.前篇已提及,"慢二急三"仍是"拍"之范畴,故前篇所考唐"拍"三种时值(均拍、曲拍、点拍)及其关系,将是本文继续探讨的基础.其实,认识唐拍不能囿于一种时值观念,任半塘先生早在与林谦三先生的商榷中,就有睿语:"唐曲分’簇拍’与非’簇拍’,非常突出,林氏绝非不省,乃论节拍中,对此始终不加理会.解读唐谱,若不求贯通于唐乐之史实,不可!"①同样,"始终不加理会"此点,而欲对敦煌舞谱强作"破解"事,则恐用力愈深,愈生窳陋矣!前人观点之检查敦煌舞谱按节律形态可分"慢二急三"(慢四急七)类与"拍常"两大类型,在每曲第一片前文端,都予标明.P.3501八曲

  • 标签: 敦煌舞 节奏形态 舞谱 研考 三台 谱字
  • 简介:本文以参阅大量的相关藏族音乐历史资料为基础,并作者对卡尔乐舞的认知做了初步的解读。从而为卡尔乐舞的两种源流说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首先分析了起源于吐蕃王朝时期的说法,然后对于卡尔乐舞出现于十七世纪的说法进行了研讨。

  • 标签: 宫廷乐舞 卡尔 起源
  • 简介:凉州(甘肃武威市)位于河西走廊,是古代历代王朝苦心经营的西部重要战略基地.雄才大略的西汉武帝刘彻为了安邦拓疆,建立中华基业,令张骞率百余人去西域,联络共同抗击匈奴.

  • 标签: 凉州 民族文化 乐舞文化 音乐歌舞文化史
  • 简介:“敦,大也。煌,盛也。”由干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敦煌自古以来便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一席,成为广开西域的标志、丝绸之路的重镇、接触西方不同文明的前沿之地。

  • 标签: 文化化 化基 无以伦比 扬中 立命
  • 简介:中国乐舞自古就有雅俗的区分。本文以唐代三大乐舞介绍入手,逐步探讨民间乐舞和宫廷乐舞之间的关系。得出:雅俗乐舞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转化,互相依托的关系,受政治、社会、文化氛围影响而转化。

  • 标签: 唐代 《七德舞》 《九功舞》 《上元舞》 雅乐
  • 简介:道教在敦煌崇佛的环境中的生存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敦煌遗书中道教典籍的斋醮、符、论道、社会经济等文书及道教文学作品作了有益的考述。

  • 标签: 敦煌 遗书 道教
  • 简介:有一阵子,常和朋友去茶楼品茶。现在的茶楼,不似旧式茶馆,大都装有现代电子音响设备,且满大街都是,有的就称为音乐茶座。茶楼的风格不同,但大多都很雅致,因而就有些品味,有些情调。置身其间,若有若无的轻音乐常在你不经意时流入你的耳廓,让你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氛围。

  • 标签: 音乐茶座 黄梅戏 民间艺术家 茶文化 文化底蕴
  • 简介:提起山东省,人们除会想起在历史上曾经昌盛过一时的齐鲁故国外,常常还会怀念那位倡兴儒教的大师——孔子。孔子在他的理论体系中,曾把“乐”列为重要命题之一。我们的祖先不但倡导人们读书知礼,也引导人们用“乐”去陶冶性情,提高精神境界。历史上记载以“乐”陶冶性情的书籍为数不少,甚至连一个区区小县的县志上,也不乏这类记载。我们翻阅了山东省海阳县志,把该书所记的《乐舞图》抄录于后,读者会许能从这张平面图上领略当时歌舞场面的风貌。

  • 标签: 乐舞图 海阳县志 志上 读者会 理论体系 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