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中医药的发展,中药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但多数人对于中药缺乏深入的了解,导致人们在服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近年来,中药重度现象明显增加,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针对中药的毒副作用以及预防对策进行分析,为中药的运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 标签: 中药 毒副作用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通过资料从预防中药毒副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从中药的配伍、选用恰当的剂量、选用适宜的炮制品、正确的煎药方法、正确服药时间及方法、首选道地药材、选用合适的剂型、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辩证用药方面对影响中药毒副作用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从而达到预防中药毒副作用的目的。

  • 标签: 中药 毒副作用 配伍 炮制 辩证论治
  •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预防保健中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20名作健康体检人员,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名,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卫生服务,分析两组家长预防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89.7±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72.8±4.3)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预防保健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家长预防保健知识,作用效果确切。

  • 标签: 医院预防保健 健康教育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工作中消毒供应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方面的作用情况。方法对比2012年与2013年采用强化消毒供应工作后1年内我院发生感染情况以及出院情况。结果2013年实行强化消毒供应后较之前相比,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减低,同时消毒供应室的器材消毒灭菌管理合格率为100%。结论总之,强化消毒供应可以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消毒供应 质量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预防医院感染过程中,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3月—2014年03月住院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住院患者分为C1组(研究组50例)与C2组(对照组50例)。C2组实施普通临床管理;C1组实施护理管理;对医院容易出现感染的环节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实施分析。针对C1组患者主要实施护理监测,提高护理人员具有的防控感染意识,完全按照具体的规章制度执行;针对C2组患者,主要实施常规管理。结果C1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后,患者的感染症状获得了有效的控制,在医院感染控制评分方面,优于C2组患者尤为明显(P<0.05);结论护理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有效控制临床出现感染的症状。在进行具体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具体的规章制度执行,进行科学有效管理,最终成功降低医院感染出现的概率。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CU患者使用气垫床预防褥疮发生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8例ICU危重患者分为气垫床观察组和普通床对照组,每组各64例,气垫床观察组采用定时充放气,为患者每4~6h翻身一次;普通床对照组为患者每2h翻身一次。结果两组患者在翻身间隔时间不同的情况下,气垫床观察组的患者皮肤潮湿感和皮肤第一期压疮(包括皮肤发红及红斑持续30min不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床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气垫床能有效地预防ICU患者褥疮发生,减轻护理工作量,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ICU危重患者 压疮 气垫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干预在控制艾滋病流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本市选取20个社区为研究对象,于每个社区开展艾滋病公益咨询服务及艾滋病教育讲座。比较分析干预措施实施前后调研群众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持不歧视态度率。结果接受调研者共计1899人,占77.26%(1899/2458);接受艾滋病预防干预教育前,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4.51%,持不歧视态度率为54.71%;干预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上升至94.68%,持不歧视态度率增长至74.88%。两项观察指标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可有效提高普通群众对于艾滋病知识的认识,降低其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 标签: 预防干预 艾滋病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中心门诊预接种的4324例儿童为研究对象,按来接种的时间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2162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副反应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全程护理干预组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X2=4.8248(P<0.05),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X2=137.871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有效的减少和杜绝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有效地促进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预防接种 全程护理 副反应
  • 简介: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减少护理风险的危害和经济损失,通过对护理风险的分析,寻求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1]。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十分常见的并发症,对于存在明显吞咽障碍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是首选且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并发症的出现,其中由于鼻饲营养发生的误吸从而导致吸入性肺炎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可导致病死率的增加[2]。我院干部病区的患者大多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对于其中脑卒中患者的肠内营养均通过鼻饲途径完成,现对高龄脑卒中鼻饲患者防止误吸的风险管理报道如下。

  • 标签: 脑卒中 鼻饲 误吸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孕栓在阴道分娩中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60例孕足月孕妇,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在胎儿前肩娩出后肌内注射缩宫素10单位,研究组30例在胎儿前肩娩出后肌内注射缩宫素10单位同时舌下含服卡孕栓1㎎。比较两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总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后卡孕栓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可以减少产后出血发生。

  • 标签: 卡孕栓 缩宫素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在脑梗塞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脑梗塞诊断标准,且发病2周后,经彩色多普勒检查,105例颈部血管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阿司匹林0.1g每晚一次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口服,对照组单纯采用阿司匹林0.1g每晚一次口服,治疗半年后分别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查及化验检查。结果治疗组患者不稳定斑块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变化有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能稳定粥样硬化斑块,降低脑梗塞复发率。

  • 标签: 辛伐他汀 脑梗塞 调脂治疗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简介:摘要卫生理化检验属于卫生检验工作的重要内容,卫生工作时卫生理化经验的主体,卫生理化检验的对象主要包括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产品物理指标以及各项化学指标。近年来,我国卫生检验尤其是卫生理化检验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我们必须要不断引进和发展先进的理化检验方法和技术,提高理化检验竞争力,充分发挥其在疾病防控工作中的积极意义。

  • 标签: 卫生理化检验 疾病预防控制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3年10月本辖区患有慢性病的常住居民3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自行采取措施进行慢性病预防及治疗控制,不作其他干预,实验组在治疗的同时,展开慢性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工作。并对两组的慢性病健康知识知晓率、疾病控制率、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实验组对慢性病知识的知晓率、慢性病控制情况与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力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活动,可提高人们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促进人们饮食及生活方式的科学、合理性,对预防控制慢性疾病起到十分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 慢性病预防控制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使人们认识到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中的重要性,在社会发展的今天,疾病给人们身体健康造成的巨大伤害和因病致贫,有时严重到涉及人们的生命安全等问题,因此应该具备更多的疾病预防知识才能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生。方法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就是要加大对人们健康教育和普及基本卫生保健知识等的宣传力度和经费投入。结果推进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在思想上对疾病的认识,才能做好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结论加大健康教育人、财、物的投入,依靠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只有真正的吸收了健康知识教育,才会对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产生一定的防御心理,也是做好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关键环节。

  • 标签: 健康教育 疾病 预防 伤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住院病人感染控制情况分析,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在预防感染方面的重要作用。结果自2011年我院对器械物品进行集中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后,外科手术的感染率明显下降,无医院感染事件发生。对于有效预防医院感染,降低手术感染发生率,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 标签: 消毒供应 医院感染预防 地位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