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强调马克思关于"实践的本质的发现"——"实践的、人类感性活动";而把历史唯物主义视作马克思世界观的孙正聿老师认为"历史"就是"人的活动",即以"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作为"现实的前提"。从上述各自强调的立足点上可以看出,二者强调的核心内容应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有机结构论),只有立足于唯物史观,才能理解二者对于马克思哲学性质的表述,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实现政治理想(人的自由的实现)的思想武器的真实历史内涵。

  • 标签: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
  • 简介: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是一场严肃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固然贯穿着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之争,同时也交织着辩证法同形而上学之争.非仅如此,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关于真理标准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既然关系如此之重大,就必须将这一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在真理标准的讨论中,在报刊上每每见到将“检验真理的标准”说成了“真理的标准”.似乎实践既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又是真理的标准,是一码事.这是把两个不同的问题搅混到一块去了.这种混淆,来自一本多次再版的权威性哲学教材,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见其九章三节标题).

  • 标签: 真理的标准 唯物主义观点 客观规律 理论与实践 真理标准 认识的对象
  • 简介:[摘要]《自然辩证法》课程是我国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本论文介绍了《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生态自然观的案例教学,旨在通过案例教学,使得《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词]案例教学生态自然观沙漠化温室效应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正确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生态自然观,认识人类在地球生态系统(自然界)中的位置,明确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想,熟悉生态自然观的生态学基础,掌握生态自然观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理解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要求……

  • 标签: 教学辩证唯物主义 案例教学 生态自然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24
  • 简介:人本学和自然哲学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两大支柱。费尔巴哈人本学对马克思“斯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人学理论产生过深远影响。马克思“新唯物艾”人学理论在扬弃费尔巴哈人本思想基础上,以对象性活动的人超越费尔巴哈人本学对象性存在的人;以对人的社会本质的揭示超越了费尔巴哈人本学人的类本质;在人类解放之路的探索上,以人类的社会解放超越了费尔巴哈爱的宗教,从而全面超越了费尔巴哈人本学。

  • 标签: “新唯物主义” 人学 费尔巴哈人本学 人的本质 人类解放 实践
  • 简介:长期以来,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主要是从经济维度阐述的,几乎一切人类历史问题都试图从经济基础上加以说明,甚至包括共产主义这样的根本性原则问题。但就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批判了单纯从财产关系(也即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来解释共产主义。海德格尔已经认识到,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深度理论,有时间箭头,比萨特存在主义等更深入本质。相比之下,葛兰西真正推动了这一问题的深化,他明确指出,尽管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主义、历史经济主义有本质的不同,但只要其仍然植根于经济的基础,它就不可能是真正深刻的,为此葛兰西将历史唯物主义深入到无比复杂的文化维度,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哥白尼偏转"。如果说有什么是我们这个当代在现代性批判中最有价值的转变,这个转变正是从经济维度向文化维度的转变。

  • 标签: 马克思 葛兰西 经济 文化
  • 简介:马克思与苏格兰启蒙哲学的关系是一项以往受到忽视的重要学术议题。基于大卫·休谟、亚当·斯密等人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苏格兰启蒙哲学以崭新的经验理性主义和关于现代生活的务实取向而走在了时代前列,并引导启蒙精神向社会物质领域纵深推进。具体而言,苏格兰启蒙学派分别在历史观、正义论以及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三个层面对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话语与问题意识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深入挖掘苏格兰启蒙学派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传承与分殊,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品质与理论深度,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本质内涵,以及在今日全球资本主义语境下重建劳动主体性与解放的力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标签: 苏格兰启蒙政治经济学 历史唯物主义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在方法论上一直存在是否遵循唯物史观方法论原理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及取得的多方面的重要成就,正是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原理的结果;而目前存在的一些淡化和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应有属性和功能的现象,也是偏离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视野导致的。在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和'中心环节'无疑需要继续创新,这种创新应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结构展开。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历史唯物主义 整体性
  • 简介: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密切关注新时代青年的成长成才,多次寄语新时代的青年,深刻地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新时代青年等问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科学严谨的习近平青年思想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蕴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核。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读新时代青年思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新时代青年的发展,促进青年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

  • 标签: 历史唯物主义 新时代 青年 思想解读
  • 简介:历史唯物主义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是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争论中提出的核心问题。英国学者布莱克里奇在2012年出版的新作《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自由、欲望与革命》中尝试进行一种新的理论综合。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因素与哲学(包括伦理道德)因素之间,既存在着内在的张力,也存在着历史的一致性,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能仅仅从科学或价值的单一维度去开展,而应该从历史总体的哲学观出发,统摄双重维度来进行思考。据此,他提出,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并未源于抽象或普遍的准则,而是产生于具体的历史、现实生活情境以及人们为建立新社会而推翻资产主义的斗争之中,其主要内容是具有集体自决权的自由及人们之间的团结美德。布莱克里奇的观点对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存在着使马克思主义伦理观陷入相对主义等缺陷。

  • 标签: 布莱克里奇 伦理 团结 历史唯物主义
  • 简介:考茨基在《伦理与唯物史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两部著作中均对康德哲学、伦理学有过较为全面的批判性分析,其内容包括从哲学史视野定位康德哲学,对康德哲学的系统批判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唯物史观的相关论述。系统梳理这些内容可以发现,它们既体现了考茨基在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历史观的"捍卫",同时,也直接暴露了他在实践中走向机会主义、中派路线的深层理论原因。

  • 标签: 康德哲学 唯物主义历史观 唯物史观 文本解读
  • 简介:毛泽东在《实践论》、《矛盾论》等许多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重大发展。笔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毛泽东哲学的爱好者。本文是我学习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读书笔记,愿以此作为对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纪念。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也就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最一

  • 标签: 《实践论》 《矛盾论》 唯物主义哲学 认识过程 辨证唯物主义 读书笔记
  • 简介:我国当代发展哲学研究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深入探索我国现代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坚持人本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于坚持和完善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代发展哲学的人本性确立,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化提供了途径,找到了重要的现实切入点.

  • 标签: 发展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 人本性
  • 简介:从表面上看阶级意识理论是青年卢卡奇用黑格尔辩证法恢复马克思理论革命本质的重要尝试,从深层来看其实它还是一种摆脱资本逻辑的现实可能,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逻辑所建构出来的具体的总体是其重要理论基础,它'能有'的历史性空间是摆脱资本逻辑的一种现实可能性空间,它对资本逻辑的摆脱过程是一个各种阶级意识历史性斗争的现实过程。阶级意识理论能终结物化理论,实质上喻示着阶级意识可以在现实可能性层面上摆脱滋生物化现象的资本逻辑,具有历史唯物主义重建功能。

  • 标签: 青年卢卡奇 物化 资本逻辑 阶级意识
  • 简介:摘要从PCK视角将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机整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三个维度探讨了从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技能运用和科学探究四个途径如何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 标签: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 简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党政领导干部或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所负责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以及党政领导干部或企业领导人员个人履行经济责任、遵守财经纪律和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 标签: 辩证唯物主义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党政机关 人民团体 事业单位 党政领导干部
  • 简介:一、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没有改变任何一种思想体系都有其核心理论和辅助理论,一个体系的核心理论也往往是这个体系有别于其他的创新所在。一个创新的理论要么是对老命题的从新的思维方式或内容进行回答,要么是对新的命题进行回答。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就是从新的思维方式和内容对人与世界的关系这样一个老命题进行了新的诠释。

  • 标签: 新唯物主义 马克思 “新” 第二性 思想体系 思维方式
  • 简介:摘要:理论可以反映现实,也可以超越现实,但是不能终结现实,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理论。习近平认为改革红利依然存在,但是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因此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坚持反对封闭僵化的教条主义,始终秉承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以及永无止境的科学态度。

  • 标签: 唯物主义 新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