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标准病人教学方式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我校30名针灸专业学生随机分为SP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各15人,在针灸学课程中分别采用SP教学和传统教学,两组一共进行12学时的课程。在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闭卷考试和实训操作考核,将两组成绩对比并进行教学评价。结果:SP教学组的闭卷考试成绩和实训操作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在针灸学教程中引用SP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标准化病人 针灸学 教学设计 SP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医院临床检验科标准管理的研究,探讨了医院临床检验科标准管理对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检测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自2020.06-2021.06我院临床检验科收集到的100例样本作为标准分组,采用标准管理方式;收集的100例样本于2019.03-2020.03按常规组,按常规实验室方法进行处理。并对两种管理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标准管理后,标准分组检查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单样本的检查等候时间和TAT的持续时间显著缩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副作用比两种方法都要小(P 2=7.792)。P=0.005);与常规组相比较,其标准组的回报合格率及危机值收益率均高于常规组,标志和质量误差率均低于常规组,具有显著性(P<0.05);但在危机状态下,两组间的收益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标准的管理方式运用到医疗实验室的检测工作中,可以减少病人的等候和TAT时间,提高检测工作的品质,是值得推广的。

  • 标签: 标准化管理 医学检验 实验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管理在医学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标准管理实施前与标准管理实施后,两个阶段时限均为1年,前者2021年1月至12月(设为对照组,共500例患者,500份检验标本),后者2022年1月至12月(设为试验组,共500例患者,500份检验标本)。本研究共涉及工作人员20名。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科室管理、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40%,低于对照组的6.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学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中,应用标准管理模式,可缩短患者等待时间与TAT时间,提升检验质量,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标准化管理 医学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采用标准护理管理并观察该种护理效果。方法:设置2021年1月--2021年12月为观察时间段,设置162例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一般组和标准组,一般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标准组采用标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成功率和死亡率等情况。结果:一般组和标准组介入治疗成功率和死亡率对照中,一般组分别为87.62%、2.46%,标准组分别为98.76%、0.00%,(x2=11.594,p=0.011),两组有差异。结论:对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采用标准护理管理效果优良,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介入治疗 标准化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标准护理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随机将60例气管插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标准护理,对比两组的拔管时间、意外拔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拔管时间、意外拔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结论 标准护理可有效预防感染,显著降低意外拔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气管插管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地与国家的快速发展相匹配,国家的卫生事业正在持续地进行着变革,推动相关的制度和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让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在医学的治疗过程中,药物的影响不可小视,它可以减轻或者完全治愈相关疾病,但要真正确保药物的品质,就必须要医药企业构建并不断进行改进,从原材料的选取、加工、运输等多个方面来提高药品的品质,以实现人民的安心服用。文章针对目前国内医药公司的现状,就其质量控制系统的现状及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 标签: 医药,质量体系,建设,探讨
  • 简介:摘要:中药材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控制与标准是保证中药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中药材质量控制与标准的现状分析,探讨了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建议,以期为提高中药材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药材 质量控制 标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护理对提高儿科基础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在儿科病房接受护理的7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观察。其中,36例患儿接受了标准护理,另外36例患儿接受了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发现接受标准护理的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较高。而接受常规护理的患儿出现了较多的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标准护理的患儿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儿。结论:标准护理在提高儿科基础护理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护理操作规程,可以规范护理行为,减少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儿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传统医院行政办公工作往往存在着便利性差与时效性差的问题,同时受到行政公文的介质、空间及时间的限制,导致若是科室主任不在医院,则公文审批的时间将会被延长。故当前往往存在着医院电子行政审批效率低、时效性差及职工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本院通过引入标准信息管理工具,对医院审批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借助鱼骨图等质量管理工具,然后分析出可能的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制定标准审批流程,然后对检测系统进行升级,从而提升检测效率。

  • 标签: 信息化 标准化 质量管理 检测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管理中标准护理方案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以70例手术患者手术时间先后为标准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手术护理(对照组35例)及标准护理方案(观察组35例),评估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医生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升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管理中应用标准护理方案效果良好,医生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管理 标准化护理方案 常规手术护理 医患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标准电话随访应用于产后延伸护理中的实践价值。方法以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于本院分娩并正常出院的9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征求产妇及其家属意见后,按产妇出院时间排序并编号,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电话随访,研究组进行标准电话随访,随访42d,对比两组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及自我护理知识测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标准电话随访,能有效提升产后延伸服务质量,提升产妇健康知识掌握度,减少新生儿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化电话随访 常规电话随访 产后延伸护理 健康知识测评得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分析 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标准护理干预的应用 价值。 方法: 抽选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4 月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 68 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随机划入参照组与实验组( n=34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标准护理,对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时间。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肠道蠕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相对较短,与参照组时间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 1 例并发症,参照组患者术后出现 5 例并发症,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 p < 0.05 )。 结论: 标准护理干预可缩短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患者 标准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 高危胸痛病患开展标准急救流程干预的应用与 价值。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急诊收诊的高危胸痛患者 6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均为 30 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开展 标准急救流程干预,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急救流程干预,对两组患者 急救及治疗的主要时间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入院至开展急救的时间、入院至确诊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 P < 0.05 )。结论:对 高危胸痛病患开展标准急救流程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急救效率,缩短患者后续治疗时间。

  • 标签: 高危胸痛 标准化急救流程 急救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学生标准病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9月在我院实习的68例护理学专业学生,将所有实习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学生标准病人教学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并通过调查问卷、技能考试和试卷的方式评估两种方式的教学效果,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中的基础知识部分得分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病例分析和综合技能方面的成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也是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引入学生标准病人,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和综合分析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会僧的整体素质。

  • 标签: 临床护理 教学质量 学生标准化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早产儿实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标准流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96例早产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维护方法,观察组采用PICC维护标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较佳(P

  • 标签: 早产儿 PICC维护 标准化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标准心理护理在门诊换药室中的应用效果。2022年2月—2023年2月,共纳入86例门诊换药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2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标准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焦虑与抑郁评分、患者满意度。干预后,2组SAS评分、SDS评分均小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SAS评分([40.72±4.13)分]、SDS评分([42.09±4.12)分]均小于对照组([49.46±4.74)分、(50.45±4.56)分(]P<0.05)。研究组不同调查项目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对门诊换药室患者进行干预时,开展标准心理护理能够维持良好情志状况,提高服务满意率,促进创面愈合,值得借鉴。

  • 标签: 门诊换药室 标准化心理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