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文明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宗教信仰和神话观念,而不是理性与哲学。宗教信仰的人类普遍性与信仰内容(一神、多神、拜物教、人格神)和形式(偶像、禁绝偶像)的文化差异性,成为认识每一个文明特质的关键所在。玉教在东亚绵延数千年的偶像崇拜传统,成为成功接引佛教东传的内在引力。而以禁绝偶像崇拜为特色的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统治下的西亚、中亚地区则有效阻挡着佛教的传播,使得这个产生于南亚的宗教只能向东传播,不得向西传。

  • 标签: 玉教 本土信仰 神话观念 佛教 原型与置换
  • 简介:学术界认为“柄香炉”艺术发源于古印度,并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原,这种观点缺乏足够论证。通过实物与图像资料比对,考证了虽然手持柄香炉初期器型来源于古印度犍陀罗地区,但中原对这种外域器具并未全盘接纳,而是于魏晋时期在传承了中原本土的古老燃烧器具“镍斗”器型基础上,杂糅了波斯高足而形成了独特的东方“绦斗”式柄香炉。在五代、宋代时期随着行香文化进一步发展出新的艺术特征,并外输至东亚佛教地区而影响深远。

  • 标签: 柄香炉 东亚佛教 东亚传播 文化传播 艺术传播
  • 简介:丹玛札(IDanmabrag)地方在藏族历史上一直是很著名的,因为公元641年,唐廷公主文成嫁藏王松赞干布前往逻些之时曾拜谒此地.据说公主在丹玛札建造佛像并刻有愿文铭文.自十一世纪以来,就有藏族史家讨论到这个事件,并认定佛像为“弥勒像”(Maitreya),只有一位认为此像是大日如来(Vairocana);佛像的高度也有不同的说珐,或七尺,十一尺或八尺.的确,后一种弥勒造像尺度的依据是梵文和巴利文(Pali)文献,这些造像学文献引导佛徒从阿富汗

  • 标签: 西藏 佛像 佛教造像 前引书 博物馆藏品 摩崖石刻
  • 简介:身体是人类的自然构造,符号是人类的人工制造,而宗教经验中的超验对象可以通过物质或符号来表达。文章以藏传佛教中的传统器物八吉祥为例,通过八吉祥与身体隐喻、身体符号化和身体唯物主义的书写,探讨宗教艺术的最初通感来源即宗教艺术本体论,最后通过器物艺术落脚宗教的达成。

  • 标签: 符号 身体 藏传佛教 艺术本体论
  • 简介:以东方主义为范式写作的大量批判西藏想象的著作,解构着人们建立的香格里拉神话背后的自我中心主义心态,那么,对这种自我中心主义进行解构之后,如何建立一种更为公正的认识他者的方法呢?主体间性可以成为这种更为公正的认识论,而主体间性的认识模式,在藏传佛教与西方心理学的互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出来。

  • 标签: 藏传佛教 西藏想象 新时代运动
  • 简介:当卡寺是青海噶玛噶举派主要寺院之一。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境内,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该寺第18世噶玛·谢周赤列丹增·都穆曲杰活佛从2005年开始就在西宁玉树村举行《祷祝清净极乐世界誓愿》法会。噶举派素有唱诵经文的传统,这个法会中唱诵形式的经文达52处。音乐旋律优美,节奏变化丰富。吟诵形式的经文由于字数不同,节奏也不同,7字一句的经文延长了第三字的节拍,9字一句的经文延长了第5字的节拍。多字经文采用了连续三拍的前16分音符节奏和切分节奏,形成重音突出的音响效果。乐器演奏有间奏和伴奏两种。

  • 标签: 当卡寺 噶举派 诵经音乐 艺术特点
  • 简介:以南传佛教课诵仪式音声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根据笔者2012-2017年间在中缅边境西双版纳勐海县打洛镇的持续调查,从课诵仪式套曲及诵经音声的风格变迁中发现问题,确立跨界研究需要探讨的具体知识情境。进而结合南传佛教整体文化观和整体史观,建立历时一共时的纵深线索,进行比较分析,追溯解读变迁成因,书写中、缅两个边境市(县)跨界音乐文化个案微观研究的历史音乐民族志。该研究一方面通过诵经音声与信仰语境、仪式行为的同构,强调音乐产品的实证性;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更广泛的中国南传佛教课诵音声传统与变迁问题的缩影。由此,希望能够对南传佛教跨界音乐文化的相关研究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并为当代音乐文化传统与变迁的研究提供可资比较的视野。

  • 标签: 南传上座部佛教 仪式音声 变迁 跨界比较研究 历史音乐民族志
  • 简介:<正>宗教绘画表达的是“所知”而非“所见”。因此,藏传佛教壁画的制像方式也是如此,以象征、暗喻宗教教义为目的,对世间万物的形象进行取舍、概括,进行抽象加工,通过符号化、程式化的手段提炼出绘画语言。纵观佛教绘画的演变,壁画中供养人、医学唐卡的出现,是佛教文化中融入了现实生活场景

  • 标签: 内蒙古西部地区 美岱召 佛教壁画 大雄宝殿 藏传佛教 佛教绘画
  • 简介:藏传佛教的度母和西方基督教的圣母是东西方宗教画中最普遍的女神题材。由于社会现实、文化背景和宗教传统的差异。二者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共通性的同时。在表现方式和宗教内涵上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本文从夏吾才让的唐卡和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的比较研究入手,探讨了度母和圣母在中西方宗教画中的不同特色,分析了藏族唐卡作品中度母形象和文艺复兴时期圣母形象的差异及其原因.希望能为唐卡的世俗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宗教画 热贡唐卡 度母 圣母 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