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5
/ 2

钢琴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徐丽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吴忠 751100


摘要:钢琴课作为艺术类课程,其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审美等方面进行培养。“课程思政”是在当前教育当中实施培养与激发学生爱国精神,工匠精神,以及文化传承精神的教育手段。将“课程思政”融入到钢琴课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能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钢琴课当中挖掘思想政治元素,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本文就钢琴课“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进行研究,提出相关建议,予以参考。

关键词:钢琴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引言: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要能够融合到课堂教学当中,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培养渠道,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培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以及针对性,使其能够满足学生在成长发展当中的需求。因此,在钢琴课教学当中发掘思想政治元素,将思想政治融入到钢琴课程教学当中,从而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

一、基于课程思政的钢琴教育

1.1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问题,是一个与思想政治课程相对应的概念,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将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延伸到其他学习项目,提到了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在一起,形成合力。从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来看,不同教学实践的协同作用可使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成为一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模式,而《课程方案》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其所处的地位已初步适应新时代。

1.2钢琴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课教育符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钢琴”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在思想政治课程建设中独具优势。学生的成长是钢琴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一致的教育和培训目标是它们之间合作关系的基础。“钢琴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它既有政治理论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方面的内容,它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以精神理解和交流为纽带的钢琴学科思想政治教育。

二、钢琴课“课程思政”教学的可行性以及意义

“课程思政”其主要是通过专业课程教学为突破口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那么在课程教学当中要能够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教育因子,从而将思想政治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使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达到德育的目标。钢琴课其中包含了文化、审美、心理以及思想等多个领域。其中富含着满满的艺术文化以及深厚的文化哲学理念,而这些正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钢琴课教学的途径所在。

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钢琴课教学当中,让学生能够从艺术层面对艺术的美,进行充分的感受、解读以及传递。通过钢琴所弹奏出来的音乐,从音调、风格等方面让学生从内心去感受其中所带来的力量。通过中国著名的钢琴名曲,让学生感受我国民族文化。音乐往往更能够带给学生认同感,通过这一特点,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爱国情怀,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钢琴教学当中,能够进一步的提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兴趣以及热情,利用文化艺术强化学生的政治思想意识。其实钢琴的发展离不开相关艺术家的艰苦付出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例如贝多芬、肖邦、郎朗等等,优秀的钢琴家,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这些名家的学习来感受其中蕴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感受艺术的精湛,从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最后,钢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是非常浓厚的,通过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以及哲学理论等将钢琴课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学生能够通过钢琴作曲来表达出自身的感情培养学生文化传承精神。

三、钢琴课“课程思政”融入的建议

3.1强化“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在钢琴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学首先要能够从教学理念上进行转变,教师作为课堂的第一负责人,起着对学生引导的作用。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相关的钢琴知识,同时还担任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钢琴教学当中的责任。那么首先教师要能够树立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从而在课堂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出引领者、组织者与设计者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及爱国精神。将这种理念带入到钢琴课的教学中,以艺术传播形式与思想政治的有效融合,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3.2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教师在教育当中往往是作为学生的模仿对象与学习对象存在的,因此,在课程教学当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能够确保师资队伍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针对钢琴课教学,不仅仅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钢琴技能水平,同时还需要能够将自身置身于教育事业发展当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内涵,从而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良好的保障作用。将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点进行培养,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深层次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在钢琴课当中发掘出更多相关的思政教育元素,从而将思政教育与钢琴课进行有效的融合,确保“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

3.3挖掘钢琴课中的思政元素

以钢琴课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载体,首先教师要能够挖掘出钢琴专业知识中所蕴涵的德育元素,将专业知识与人文思想以及思政素质进行恰当的融合,从而将思政元素渗透到钢琴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以及实现的过程当中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可以通过钢琴弹奏我国国歌,让学生通过高亢的音乐旋律,去感受革命先辈的不易,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这其中就是要能够巧妙的将“课程思政”融入到钢琴教学当中,而并非是在钢琴课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逐渐深化内心思想,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3.4增加实践机会

以钢琴课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载体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更多符合发展需求、又红又专的高质量人才,当前的社会就重品行的社会,需要各行各业从业者具有良好的道德、丰富的知识。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还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加强实践可以使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提升。学校和老师都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学校可以定期组织钢琴思政方面的专业比赛、演讲比赛、教学观摩、学生交流等实践机会,全方位促进教学成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课“课程思政”教学首先要能够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言传身教的教学效果,在钢琴课中挖掘出更多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与钢琴课程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学生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职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研究[J]. 都妍美, 刘峰, 贾春刚.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031(005)

[2] “双向协同、三链融合”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理念与模式的构建[J]. 唐乘花,朱艳琳,劳欣哲.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3]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改革之探究[J]. 刘雯雯.艺术评鉴 . 2020(24)

[4]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的必然逻辑与关键支撑[J]. 陈治芳.教育科学论坛 . 20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