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流动人口子女体育自律习惯的养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浅谈流动人口子女体育自律习惯的养成

江国民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白塔小学

摘要】近几年来,城乡结合部流动子女在学校生源中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由此引起的流动人口子女心理主要教育问题已受到社会和教育部门的关注。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据统计,流动人口子女占全校学生数的45%左右,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偏低,家庭教育滞后,子女学习存在差距,行为习惯偏差。从而导致流动人口子女存在自我认同感偏低、理想状况较差、行为习惯偏差、自律意识淡漠等问题。关注流动人口子女体育状况,并采取相应对策培养他们体育自律习惯已成为体育教学当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体育 流动人口子女 自律习惯 制度 环境 教学方式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收入偏低,父母忙于生计,且多为农村人口,平时缺乏有效管教,大部分行为习惯不容乐观,如喜欢在地上摸、爬、滚,课间追跑打闹,个人卫生习惯也不太好,缺乏集体荣誉感,自律性较差。由于这些孩子主体人格的缺乏,不少老师尽管花了不少心血,但教育效果不甚明显。而自律是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以一定的标准、规范作为指导和依据,以自爱、自省、自控来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使自己的行为受到“应当”的规范。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进行自律的教育与培养应注重把握自律教育的基本要求,从而不断提高教育的成效。

一、制度律,奠定良好基础

作为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前提和基础,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部分。由于小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行为相对比较散漫,要使其改正或者养成一定的习惯,则需要学校的老师或者各种规章制度来进行管制和约束。在小学初期,由于学生的锻炼意识不强,则需要老师及学校强制性的规定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但是在这一阶段,学生的体育锻炼是被动的,只有依靠外加的约束上才能使各种体育运动顺利的完成。

二、环境润育,提供自律氛围

环境的润育在使学生由被动地锻炼转换为自发的行为再到真正的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过程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外界环境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向人去传授知识的影响。那么,对于小学生养成体育自律习惯来说,周围环境中体育氛围和进行体育锻炼的条件的影响十分的大,这些环境的影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周围环境中体育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态度可以在无形中感染着学生们,使他们产生运动的热情,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们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心智还不太成熟,他们会产生模仿和从众的心理,这样如果绝大多数的同学有运动的习惯或趋势,那么另外的学生便会效仿,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庭,良好的运动氛围都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他可以让小学生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三、主体自律,决定习惯养成

注重主体自律。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律主动性是自律培养的前提,应让学生明确体育教学中自律对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练习中安全的维护、学、练习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应注重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分组学练的形式,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常规要求,都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既是体育教学、练习的接受者、参与者,又是自律的制定者、监督者,更是自律的主宰者。学练过程既是学习提高的过程,也是通过自律来实现道德的自我发展、完善的过程。

有人说,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而不是强迫。唤醒是唤醒学生的觉悟,唤醒学生的内在意识。而习惯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人将外在的东西转换为自己真正的需要,在自己的意识中主动去发掘、去寻找。自律的解释是自我管制和自我约束,是指不受其他事物或者外界的影响下所产生的自己本身乐意去接受的行为。而体育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整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虽然学校、家长的约束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起着巨大的助推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有限制的,它只能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发挥它的作用,而难以使小学生真正的有主动去锻炼的意识产生。因此,要是在外界的约束下才能产生的行为转换成在自我意识的驱动下所产生的行为,还需要学生内在的自我约束力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强大信念。

主体自律是小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关键,他律只是让学生养成自律的习惯,让体育锻炼这种行为变为自发性运动的必经方式。不论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家庭环境如何影响他们,他们最终是否能够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还是取决与他们自身是否接受和乐于实施。因此,自律的养成离不开主体体育锻炼的意识、个人意志力和体育锻炼的态度作为支撑。这些方面,不仅影响着能否把他律变成自律,还影响着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是否能够养成。

四、强化全体自律形成自律意识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时间是全体学生参与的身体实践活动,要求全体学生具体地参与学习和练习,如跳远教学中,要保障学、练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就要求学生在教师讲解、示范的过程中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在教师、组长的组织下注意间隔距离、时机、认真、有序地进行练习,既要保证练习的数量,又要确保练习的质量,更要保障练习的安全,对学生的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规定和要求,因此,为自律的教育与培养就要注重全员参与,全体动员,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自律环境和氛围中,不断提高自律意识、习惯和能力。

五、善用集体自律内化自律习惯

集体对学生个体的自律有着巨大的影响,如在迎面接力比赛,一个学生的遵守规则的行为,都会对全队的比赛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因此,要求在集体性的竞赛与游戏中,要求学生必须自觉遵守集体约定俗成的规则与要求,从而既保证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也保证活动的公正、公平的开展,更有力地促进学生自律习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集体舆论、集体规范的动力效应、助长效应、从众效应、致弱效应、整合效应,来导向、指导,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把“依从”逐步培养、发展到“内化”的高度,从而取得自律教育的最大效益。

六、改变教学方式,培养自律习惯

长期以来,我们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习惯于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的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自主锻炼态度,又没有自主锻炼兴趣和良好的自主锻炼习惯,学生就不能真正掌握好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当然也就不能更好地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自主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自主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自主锻炼。

例如,现在的孩子大多不喜欢跑步,一听到要跑步就叫苦,更谈不上对于跑步有兴趣和习惯了,可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是我们身体素质的两大基本素质,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跑步的自主锻炼兴趣呢?经过观察发现:学生们普遍喜欢打篮球,刚才还在叫苦的同学,可一打篮球就生龙活虎什么累都忘了。于是教师就有意识地多组织教学篮球比赛,使学生的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不知不觉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这样一来,学生也会在课余时间积极地参加篮球运动了。同时,针对许多学生在比赛中体力下降很快,跑不快、跑不动了,教师及时指出:“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是想打好篮球的基本保证。”这样学生就能较自觉地练习跑步,教学效果好了,学生参加自主锻炼的兴趣也高了。

总之,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加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尽职尽责地为学生的自主锻炼创造条件,营造气氛,加强指导,把课堂教学任务有效地转化为学生课内外自觉积极的自主锻炼行动,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律习惯,以实现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