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对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探讨

/ 3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对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探讨

第一作者 陈书栋  第二作者 王自立   通讯作者 艾民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大学    邮编:130022

摘 要

“和”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我国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也促进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并在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的由来与意义、“和”思想对中医学理论的影响、“和”思想在中医治则治法中的具体体现三大方面展开论述,对“和”思想指导下的中医和解少阳之法、调和肝脾之法、调和寒热之法、调和营卫之法进行具体阐述,总结“和”思想对指导中医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并呼吁在中医发展过程中,大家要认识到传承中医传统核心思想的重要性。

关键词:古代哲学、“和”思想、中医临床

前 言

“和”,繁体字写作“龢”,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国古代许多哲学名言都蕴含着“和”的意向,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礼之用,和为贵”、“内和而外威”、以及“天人合一”思想等、都体现了“和”思想的深远影响。可见,“和”思想对我国的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蕴含着我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将我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运用于实践,维护着我国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和”思想作为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部分,促进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并在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的由来与意义

中国历来就有崇尚“和”的思想。儒家认为“和”是文化、礼仪、伦理、社会法则等人文精神的核心,由“和”的思想演变到了中庸思想。道家认为“和”为道之根本,阴阳和合是万物生长、发生、发展的根源。庄子结合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和道家的阴阳和合,阐述了“和”就是指和谐的深刻意义。

1.1“和”思想的起源

“和”在甲骨文中以其古体字“龢”的形式出现。《说文解字》记载有:“和,相应也,从口、禾声”,《道德经》记载有:“音声相和”,由这些记载可知,“和”原本指音律相和,节奏协调。我国先民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逐渐认识到“和”不仅指实际的声音和谐,还指大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有了“和”自然万物才能正常的生长化收藏,“和”逐渐成为了深刻的哲学思想。

1.2“和”维持着宇宙万物的动态平衡

宇宙处于不间断的周而复始的运动之中,万物也在不断的变化,但宇宙万物的运转和变化始终能保持相对平衡与稳定,如昼夜变化,四季变化,花开花落,日月星辰的运行,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并能相互协调平衡,宇宙这一整体形成了一个较为固定的稳态,这种稳态的维持即是“和”维持万物动态平衡的具体体现。

1.3“和”维持着阴阳的平衡

“平衡”的意思是指事务两端的均等性和各方事务的均衡性,以及事务间的协调统一。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了以“和”为核心内涵的宇宙自然哲学,即由“道”产生万物,万物分属于阴阳二气,阴阳虽然存在的形态和功能都不一样,是相反的两极,但阴阳却能够在不断的消涨转化运动中相互融合,对于整个宇宙来说,阴阳调和了才能产生万物,并且万物要处于各安其位的平衡状态也有赖于“和”的平衡作用。

二、“和”思想对中医学理论的影响

“和”作为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不仅促进了我国政治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古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医学,而“和”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元素,并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

2.1“和”思想指导下的中医整体观

中医整体观把人体看做一个整体,也把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看做一个整体。中医重视组成人体的各器官的不同功能和相互联系,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注重人体内部各器官之间的功能调和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如果脏腑调和、阴阳调和、营卫调和,就能保持健康的状态;人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如果人能适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与环境就能和谐共存,对维持人体内部的和谐状态也有着积极作用。

2.2“和”思想指导下的中医治疗观

脏腑调和、阴阳调和、营卫调和等“和”的元素维持着人体的健康,如果人体失去了“和”的状态就会发病。中医治病的机理就是通过针灸、推拿、中药内服等治疗方法,使人体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等的“不和”状态恢复到“和”的状态,从而达到恢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这就是中医“和”思想的治疗观。《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和则愈,不和则不愈”,“身和,汗自出,为人腑即愈”,即用“和”指代了人体的健康状态,并把“和”作为疾病康复的目标和评判疾病康复程度的标准。张景岳在《新方八阵》中写到:“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和之为义广矣”,可见,“和”思想在中医的治则治法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和”思想在中医治则治法中的具体体现

因为疾病的本质就是人体内环境失去平衡,而产生了“不和”的病机,所以中医在治疗疾病时,运用调和为准则的治则治法,使人体“不和”的状态恢复到“和”的状态,疾病就能得以康复。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所学所见,对“和”思想指导下的中医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寒热、调和营卫四种治法进行阐述,以体现“和”思想指导中医实践的重要意义。

3.1和解少阳之法

和解少阳是中医和法之一,为疏通表里,和解正邪之斗争,治疗少阳病的治法,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在中医治法中的具体体现。由于少阳经脉循胸布胁,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伤寒邪犯少阳,病在半表半里,邪正相争,邪胜欲入里并于阴,正胜欲拒邪出于表,正邪交争,故导致机体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头疼、目眩等病症。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的小柴胡汤,是运用“和”法治疗伤寒少阳证的代表方。方中柴胡辛凉,入肝胆经,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之邪得以疏散;黄芩苦寒,清泄少阳之热,柴胡和黄芩相配伍,一散一清,以解少阳之邪;由于邪犯少阳,胆之邪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疏通三焦,且辛温之生姜配伍柴胡,可发散表邪,半夏配伍柴胡,可降逆下气,去除胃肠结气,让邪气能随大便排出;如此,辛散、苦降、寒温并用,使病邪从表、从下得解。再者,邪从太阳传入少阳,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补脾,以扶正祛邪,御邪内传;炙甘草助参、枣扶正,兼以调和诸药,用为佐使。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和胃气,使邪气得解,则诸症自除。小柴胡汤证之邪或在表里之间,或在表里皆有,但皆是以辛散、补中、通里方法而解,使邪从表、从下而出,恢复人体正常的枢机,使郁滞之邪有出路,邪出则正安,正邪不再争斗于少阳,人体就能得以康复。小柴胡汤的和解少阳之法是“和”思想运用于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体现。

3.2调和肝脾之法

调和肝脾是指中医针对病人具体的病因病机,制定相应治则治法,采用针灸、推拿、中药内服等治疗手段,恢复木与土,即肝与脾之间的生理平衡,从而治疗疾病的方法。调和肝脾之法是“和”思想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具体体现。生理上肝气疏泄条达,有助于脾气升发健运。若肝气郁结,失其疏泄之职,影响脾胃正常健运,就会引起脾胃的气血亏虚,称为肝郁脾虚;若肝气亢盛,肝气横逆侵犯脾土,会导致脾胃的生理功能失调,称为肝气乘脾;以上两种情况都属肝脾不调。肝脾不调的实质按五行学说来讲指的是木与土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按脏腑经络来说指的是肝与脾及其经络之间的正常生理联系受到影响,从而产生各种病理机制,形成各种病理产物,影响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和储存,影响人体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人体出现胸偕疼痛、胃痛、腹痛、便溏等各种肝脾不和的病症。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的四逆散,即是运用调和肝脾之法治疗四逆证的代表方。四逆者,乃手足不温也。其证缘于外邪传经入里,肝脾气机为之郁遏,不得疏泄,导致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见手足不温,此“四逆”与阳衰阴盛的四肢厥逆有本质区别。此“四逆”的病机是由于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木来乘土,导致脾胃受邪,出现脘腹疼痛,脉弦,或泄利下重等症,治宜调和肝脾,透邪解郁,调畅气机。四逆散中,柴胡入肝胆经,升发阳气,疏肝解郁,透邪外出;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为臣药,与柴胡合用,以补养肝血,条达肝气,可使柴胡升散而无耗伤阴血之弊;佐以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与柴胡为伍,一升一降,增舒畅气机之功,并奏升清降浊之效,枳实与白芍相配,又能理气和血,使气血调和;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与白芍配伍,则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四药配伍,共奏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效,使邪去郁解,肝脾调和,气血调畅,清阳得伸,四逆之症就能得以康复。

3.3调和寒热之法

调和寒热之法,是指中医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根据患者寒热错杂的病机,运用针灸、推拿、中药内服等治疗手段,调和患者体内寒热,让寒热趋于平衡,从而达到疾病康复目标的治疗方法,调和寒热之法也蕴含着我国古代哲学“和”的思想。由于人体寒邪未除,又生火热之邪,或热邪未除,又复感寒邪;就会导致人体寒热错杂,从而表现为寒证与热证的症状同时出现。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的半夏泻心汤,就是调和寒热之法的代表方。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痞是指痞塞不通,上下不能交通。此方所治之痞证原是小柴胡汤证误用攻下,损伤中阳,少阳邪热乘虚内陷,以致寒热互结,而形成的心下痞。心下即是胃脘,属脾胃病变,脾胃居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脾为阴脏,其气主升;胃为阳腑,其气主降;中气既伤,升降失常;故上见呕吐,下则肠鸣下利。治疗应调和寒热、益气和胃、散结除痞。半夏泻心汤中以辛温之半夏为君药,散结除痞,又善降逆止呕;臣以干姜之辛热以温中散寒;黄芩、黄连之苦寒以泄热开痞;君臣相伍,寒热平调,辛开苦降。然而寒热互结,又缘于中虚失运,升降失常,故以人参、大枣甘温益气,以补脾虚,为佐药。甘草补脾和中而调诸药,为佐使药。诸药相伍,使寒去热清,升降复常,寒热调和,则痞满可除,呕利诸症得以康复。

3.4调和营卫之法

调和营卫是指中医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针对患者营卫不和的病机,运用针灸、推拿、方药内服等治疗方式,解除病邪的同时,补益营卫,和营养血,使营卫关系恢复正常的治法,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在中医治则治法中的具体体现。营卫不和症一般是由于外感表邪,导致营卫失和,而出现发热头痛、鼻鸣干呕、汗出恶风等症状。感受外协导致营卫不和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卫弱营强”,因感受外协侵袭,导致卫外的阳气虚弱,人体的津液失去外固的能力,汗液则自行溢出,表现为身不发热而自汗出;二是“卫强营弱”,由于感受外邪后,人体正气奋起亢邪,正邪斗争于卫分、气分,导致阳气郁于肌表,郁于肌表的阳气内迫营阴,营阴外泄,表现为发热汗出,不发热则无汗。

《伤寒论》里记载的桂枝汤,被誉为仲景群方之冠,是调和营卫的代表方。桂枝汤中,桂枝辛温,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汗而祛在表之风寒;芍药酸甘而凉,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桂枝、芍药等量配伍,既营卫同治,邪正兼顾,相辅相成,又散中有收,汗中寓补,相反相成。生姜辛温,助桂枝散表邪,兼和胃止呕;大枣甘平,协芍药补营阴,兼健脾益气;生姜、大枣相配,补脾和胃,化气生津,益营助卫,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益营,功兼佐使之用。全方发中有补,散中有收,营卫同治,邪正兼顾,阴阳并调,使营卫调和、邪去正安,则恶风发热,汗出头疼,鼻鸣干呕等症得以康复。桂枝汤不仅能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还能调和营卫,燮理阴阳,用于治疗营卫失调,营卫不足及阴阳失调所导致的无表证的许多内科疾病,被称为和剂之祖方。

四、“和”思想的重要意义

“和”的哲学思想渗透在中华文化及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构建和谐社会、倡导世界和平等都是中国以“和”为主的文化意识的外在体现。中国历代医家基于“和”的哲学内涵确立了独特的自然观、生命观、疾病观与治疗观,建立了中医“和”之诊疗思维,明确了使失“和”的机体疾病态恢复至合“和”的健康态这一治疗目标。中医“和”思想以自和为准,以调和为用,协调机体内外环境的和合统一,维护了人体机能的动态平衡,“和”思想为中医治病防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是中医核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医的根和魂。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在中医实践中的运用,就提高了中医治病防病的效果,造福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从其本质上看,中医并非只是单纯的治疗医学,而是对于生命及“天人合一”整体观综合性认识的一门学问。因此,中医的发展需深切结合其本质的文化内涵,一定要注重和发展中医传统内核,使包括“和”思想在内的中医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为中华儿女的健康,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杰, 徐燕, 严骅, 等. 中医“补偏救弊”与“致中和”哲学思想及“圜道”运动观. 中医杂志, 2013,54(12): 994-997

[2] 李笑宇, 王志红. 中医“和法”先秦哲学思想溯源.中医文献杂志, 2011,29(5):32-33

[3] 王华楠, 邓中甲. 从阴阳五行之性味配伍论方之整体观. 辽宁中医杂志, 2005,32(12):1243-1244

[4] 毕伟博, 崔红生. 张仲景“和”思想面面观.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30(12):4227-4230

[5] 孙榕. 《内经》和法特点初探. 时珍国医国药, 2009,20(1):249-250

[6] 邓中甲. 方剂学.2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1>12-13

[7] 关庆亚, 王付. “半表半里”与少阳病归属. 河南中医, 2017,37⑶=388-389

[8] 王近之, 颜正华. 中医大词典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 96.

[9] 李培生, 刘渡舟, 陈亦人, 等. 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伤寒论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

[10] 李克光, 杨百剪, 殷品之, 等. 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金匮要略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