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王雪梅在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吴越佛教》(第三卷)上发表文章《略论佛教戒律的现代意义》。作者认为,如何理解和把握戒律精神及戒律精神和现代社会发展宗旨的一致性是弘扬律学的基本前提。止恶行善不仅是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同时也是佛教作为宗教人世关怀的坚实基础。佛教戒律止恶行善的精神是人类追求善的本质体现,它曾经规范并提升过人类的思想行为和道德情操,

  • 标签: 佛教戒律 宗教文化出版社 根本精神 社会发展 道德情操 思想行为
  • 简介:东晋南北朝时,南朝的戒律是晚于北方,但却超过了北朝。这主要表现在:律本的译出和研习流传,习律者“云集波沓”,戒与禅的普遍结合,持戒与断酒肉素食连在一起,中国寺院经济的发展,比丘尼戒的传入和确立等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增众大量的增多,统治者的推动,社会主要意识形成的转化,玄学与儒学间的消长和皇权在南朝的逐步强化以及僧官体制的日益完善等。正是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交叉作用,使东晋南朝的佛教戒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 标签: 东晋南朝 佛教戒律 《高僧传》 梁武帝 佛教发展 《比丘尼传》
  • 简介:戒律为佛法之生命.佛法住世久暂,无不以是否制戒摄僧而定.佛陀制戒之本怀,即在于此.《善见律》明确指出:“毗尼藏者,是佛法寿,毗尼若住,佛法亦住.”戒律之存亡,实为佛教法身慧命之所系.中国佛教千百年来绵延不绝,灯灯续焰,有赖义通大乘、被机最广的《四分律》一系.而《四分》一系之开宗弘化、护法安僧,则全仗历代祖师沥血呕心的辛苦经营.魏晋六朝,律法西来,祖师们摩顶放踵、箪路蓝缕,奠定百代基业.隋唐盛世,道宣律师横空出世,综论百家,逡巡千里,于终南山著书立说、创宗明义,从此南山一脉法海横流,树立万世不拔之基.近代以来,佛法衰微,律事难兴,有弘一大师风华绝代,苦身焦思,难行能行,矢志弘律,使不绝如缕之律学大著僧海,普及四众,近代佛教得以律幢再树,戒学重光.

  • 标签: 佛教戒律 戒律研究 民国佛教
  • 简介:众多的居士是中国佛教的基础,以居士身份学习研究的律学,且称为居士戒律学。虽然小乘律学一般被视为教内秘学,但在“方便”的前提下,这条禁令对中国士大夫而言,形同虚设,熟悉戒律,甚至以律学见长的居士,历代都有。士大夫们对戒律的钻研,及由此形成的思想见解,也是中国戒律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居士律学的发展,说明佛教毕竟是社会中的宗教,佛教内部的戒律必然会跟其外部社会的各种约束规范千丝万缕地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并促使着对方的演变。

  • 标签: 佛教 居士 戒律学 律学
  • 简介: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是要信徒防非止恶,修习善行,完善道德,觉悟人生。戒律作为佛教“三藏”之一,小乘“三学”之首,大乘“六度”之一,在佛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弘法的基本点在于弘戒,只有使众多佛教徒严守戒律才能保持佛教旺盛的生命力。几千年的佛教传播史也表明,弘扬戒律既应保持佛教的庄严性,又应因地、因时而宜,以适应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社会和人生之需要。本文通过考察中国佛教戒律的特点与历史演变,分析了戒律佛教发展中的作用,并对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持戒及持戒的意义作了初步的探讨。

  • 标签: 佛教戒律 印度佛教 佛教发展 中国佛教 根本精神 为善去恶
  • 简介:聂聃,胡晓青在《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撰文认为,“修善持戒”是中国佛教修行论的主要观点,也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方式。佛教修行认为宗教伦理的实践,主要以修持戒律来达到善的要求。立足于道德伦理实践的佛教认为成佛依靠修持,而修持先受戒,由戒生定,依定发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等思想体现了佛教戒律的基本精神,这也是佛教的内在品质。

  • 标签: 中国佛教 伦理实践 佛教戒律 修行 身心和谐 大学学报
  • 简介: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是要信徒防非止恶,修习善行,完善道德,觉悟人生。藏传佛教"五戒"作为一切戒律的根本,在佛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以佛教"五戒"为根基的佛教戒律在几千年的传播中,对保持佛教庄严性,又应因地、因时而宜,以适应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社会和人生之需要,固对佛教的永存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重大的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主要以佛教"五戒"为基础浅谈藏传佛教戒律佛教自身的发展以及对提升社会的道德标准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

  • 标签: 五戒 戒律 佛教
  • 简介:佛教在西域以及中土汉至南北朝时期所用音声有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僧尼声明,二是僧尼以歌赞音声供养,三是世俗人等在寺院以俗界音声伎乐供养为用;对中土佛教之音声为用应该把握阶段性的变化。研究佛教进入中土初期之音声,最应把握佛教戒律的意义,考量佛教之于西域诸国所谓政教合一对以上样态之保障,认知佛教入中土诸多矛盾性之解决;经历了长期探索磨合,北魏文成帝时期沙门统昙曜面对中土佛教戒律下的诸多矛盾提出以僧祗户和佛图户(寺户)供养寺院,经皇帝恩准遍及州县,之后百年中走出一条寺院经济一体化的道路,这是改梵为秦或称“改梵为鲜卑”的典型模式,为中土僧尼持戒修行提供保障;从伎乐供养的视角看,中土寺院在长期实践中由寺户分离出专事音声伎乐供养的群体——所谓“寺属音声人”。佛教之音声理念对其后的影响在于,唐代所有官属乐人以音声人相称,这还是建立在同一身份、“配隶之色”的基础之上;辨清以上问题,则可相对清晰把握云冈石窟伎乐造像之音声伎乐供养人的身份和存在意义。

  • 标签: 佛教戒律 平城阶段 改梵为鲜卑 昙曜 寺院经济一体化 音声伎乐供养
  • 简介:在家佛教徒有哪几种戒呢?大概来说有三种。第一种是五戒,其次是八关斋戒,再就是菩萨戒。现在我把顺序倒过来,用最简单的话解释。菩萨戒不论在家、出家,谁都可以受,受菩萨戒就意味着:我愿意做菩萨,所以我自愿接受菩萨所应该做和所不应该做的那种约束。

  • 标签: 艺术 戒律 菩萨戒 佛教徒 五戒 斋戒
  • 简介:密教是佛教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经历了原始密教、早期密教、中期密教和晚期密教四个发展时期,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戒律经典,分别形成了方等二十四戒、持明戒、三昧耶戒和事师法四个戒律体系,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密教戒律在传统大乘戒律基础上进行了继承和改造,融入仪轨和咒语,形成密教化的大乘戒,成为大乘戒律四大体系之一。

  • 标签: 密教 二十四戒 持明戒 三昧耶戒 事师法
  • 简介:牛津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对130万女性长达13年的跟踪研究发现,许多疾病的产生与女性的生活方式有着直接关联。由此,他们给女性提出了16条健康戒律

  • 标签: 健康 女人 牛津大学 生活方式 女性 科学家
  • 简介:慧能是禅宗六祖,南宗的实际创始人,他发扬“止恶扬善”的戒律精神,提出无相戒、无相忏悔、无相三归依戒和自性四弘誓愿,立足于自性清净心,将戒体与戒相融为一体,把皈依三宝变成对自性的皈依,并在自性中忏悔恶业。这种将他律化为内心自律的戒律思想是佛教戒律发展史上的重大革新,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促使禅宗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宗派。时至今日,慧能的戒律思想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以及国家法律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慧能 戒律 无相 坛经
  • 简介:保唐禅无住不行礼忏、念诵,只空闲坐,不浮不沉,不流不注,不动不摇,活泼泼,行坐总是禅。

  • 标签: 戒律 否定
  • 简介:自中土始有戒律发展到元明时期,已经失去了唐宋时期的兴盛,律学著作的散失、持戒意识的松弛,致使僧团日趋堕落。在无奈的环境中出现了如蒲益智旭、永觉元贤、汉月法藏、云栖袜宏、古心如馨、三昧寂光、见月读体等一批弘律大德。给荒废几百年的戒律带来了一次复兴的曙光。明末清初弘扬戒律的主要有二大系统,以两人为代表,一云栖袜宏、二古心如馨。他们二人的弟子众多,而且影响深远。但在戒律的复兴中,尤其如馨一派,即千华派最有影响,如三昧寂光、见月读体、定庵德基等传人不绝。该派系的律学思想传遍全国,乃至到现在为止中国佛教戒律的传承,都是从这个派系延伸出来的,可谓根深蒂固。其中见月律师是发扬戒律的集大成者。以影响深刻而言,他在明末清初戒律的复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云栖一派的影响虽不及千华派,但在明末戒律的复兴中,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在菩萨戒的弘扬阐述上,将其他宗派和儒家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其思想立场并非出于传统律宗常采取的以律解律的单一模式,而是多元化的诠释。明末以前中国传统的受戒方式是先受声闻戒,待发大心后方进而受菩萨戒,并不是在同一戒期、同一戒坛完成。明末清初戒律复兴后,千华派见月读体一改传统受戒模式,创“一期三坛”的受戒方式。

  • 标签: 佛教文化 戒律 千华派 清朝 汉月法藏
  • 简介:本文通过对佛教戒律和道教戒律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概括了佛、道戒律的主要内容,揭示了这些戒律的伦理意蕴及其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佛、道戒律与儒家礼教之间的关系.认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起着道德教化的作用.

  • 标签: 佛教戒律 道教戒律 儒家礼教 社会伦理
  • 简介:节庆是构建社会秩序的模式,是社会的镜子。历史上,节庆还被赋予了仪式般崇拜的力量,是社会公约的传统象征。自古以来,官方特别重视过节,对官员过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或规定,有的形成制度,有的则形成风俗。普天同庆,节庆旨在和谐我国古代的先民往往把节庆和神、天、祖先、婚嫁等大事联系在一起。作为官员,更重视节庆中的仪式。《诗经》中记载了先秦时期的大量节庆活动,除了民间的节庆活动外,

  • 标签: 官员过节 过节清规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