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神童”對對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明代自洪武年间开始就有在宫中召见各地“神童”之制。所谓神童,多是些天资聪颖,智力超常的儿童。当时判别神童的标准大多是吟诗诵经,或是善出巧对。而宫中召见,多考其对对联之能力。《明史·选举志》载:洪武元年选国琦、王璞等十馀人,“入对谨身殿,姿状明秀,应对详雅。”令太祖颇为高兴。早在朱元璋平定陈友谅之时,一天,朱元璋在一驿站中看见一个七岁小孩,朱元璋问他在驿站中干什麽,小孩不慌不忙地说:“先父曾担当此役,现在臣代替父职罢了。”朱元璋颇为诧异,随口问道:“能对对联吗?”答曰能。朱元璋遂言:“七岁儿童当马驿。”小孩应声对曰:“万年天子坐龙亭。”朱元璋大喜,当即镯免了他的徭役,而且封他为一小官。朱元璋曾将年幼聪颖的解缙召入宫中,出一上联考他:“虎皮褥盖学士椅。”解缙以:“兔毫笔写状元坊”相对,颇契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紫禁城》 1993年3期
出版日期 1993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