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研究应当使用通识性语言--兼对几种刑法理论现象的反思与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各种特定的语言文字符号总是与特定的社会生活以及通用的语言文字符号相统一并相适应的。然而,在今天的中国刑法学领域,诸如犯罪客体、法益、期待可能性等一些至关重要的刑法学专有名词却存在着基本的词义误用和理论误读现象,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刑法学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理性程度。本文欲通过基本的词义分析、理论反思和正本清源的理论批评,试图把“犯罪客体”还原为犯罪对象,把“法益”还原为社会利益,把“期待可能性”转化为期待不可能性,从而实现词与义的协调与统一,并确定其在刑法理论中的应有地位。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法治研究》 2011年9期
出版日期 2011年09月19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