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的初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90d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40例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90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1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6分),对两组患者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预后良好组18例,预后不良组22例。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相比,年龄[(64.64±11.30)岁比(58.94士10.47)岁]、发病至治疗时间[(376.73±316.32)min比(176.00±59.74)min]、溶栓前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6.73±8.46)分比(11.224-5.20)分]、溶栓治疗24h内最大收缩压(SBP-)[(186.59±24.79)mmHg(1mmHg=0.133kPa)比(169.00±23.04)mmHg]、收缩压连续变异性(SBPV)[(17.11±3.90)mmHg比(13.334-4.9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发病至治疗时间、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治疗24h内的SBP-、SBPV与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90d预后相关。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13期
出版日期 2012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