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内部审计的成功模型——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推行网络审计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青岛港,历尽百年沧桑巨变……如今,在青岛市以港兴市的战略指引下,青岛港去年连续跨越两个千万吨级台阶,达到1.2亿吨,提前3年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船舶靠泊能力达到30万吨级。青岛港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最大的原油码头、最大的矿石码头、国际一流的煤炭码头、现代化散粮专用码头和全国沿海港口规模最大的EDI信息中心、全国港口惟一的一家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济效益雄居全国港口第二位,2001年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今年7月21日,青岛港与英国铁行集团、丹麦马士基以及我国中远集团,签约合资项目8.87亿美元,建设全国岸线最长、水深最大、设备最大、陆域最大、效率最高的青岛港前湾集装箱专用码头,世纪之“约”必将加快青岛市向21世纪国际大都市阔步挺进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自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以后,百年港口焕发了青春和活力,青岛港的发展与其先进的内部审计息息相关,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创新的结晶——网络审计,促进青岛港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而青岛港的跨越式发展和数字化建设又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青岛港内审工作的现代化。审计人员通过网络化信息监控监督机制,运用先进的内部审计软件系统,实现对集团所有部门的业务、财务状况进...
作者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山东审计》 2003年11期
出版日期 2003年11月2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