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熵权法”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时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汶川地震后,灾区农村居民点受到严重损毁,灾后重建工作刻不容缓,土地整治工作势在必行。本文以四川省什邡市为例,从整治自然条件、整治能力、整治迫切程度、整治意愿等4个方面14个指标,构建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研究指标体系,利用"结构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指数评价法确定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结果表明,整治成熟区分布在洛水镇、师古镇等乡镇,整治总面积为811.62hm2;较成熟区分布在湔氐镇、马祖镇等乡镇,整治总面积为1229.79hm2;欠成熟区分布在冰川镇、蓥华镇等乡镇,整治总面积为449.45hm2。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研究可以使整治项目避免错过最佳的整治时期,为灾后重建工作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同时也为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广东土地科学》 2014年5期
出版日期 2014年05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