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双重造影诊断直肠间质瘤的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双重造影对直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住院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直肠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直肠腔内灌注胃肠声学造影剂后肿块灰阶超声特征,及患者静脉内注射微泡造影剂后病灶微循环灌注特点。按照肿瘤直径和核分裂象计数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分级,包括极低度危险性、低度危险性、中度危险性和高度危险性。其中极低度危险性与低度危险性为低危组,中度危险性与高度危险性为高危组。对照超声表现与病理类型,评估不同危险度间质瘤的不同超声表现。结果11例直肠间质瘤中,低危组7例(63.6%),超声表现为肿瘤直径<5cm,形态规则,呈圆形或类圆形,内部低回声为主,整体均匀低增强,液化坏死少见;高危组4例(36.4%),表现为体积≥5cm,形态不规则,呈圆形或类圆形,也可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不均匀,整体不均匀高增强,见丰富或粗大血管,液化坏死区常见。直肠间质瘤的生物学行为与病灶大小、内部有无液化坏死、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有关,与病灶边界、形态无关。超声双重造影对直肠间质瘤诊断准确率为90.9%(10/11);超声灌注造影对直肠间质瘤诊断准确率为72.7%(8/11)。结论超声双重造影可对直肠间质瘤定性并评估其危险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2015年07月1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