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利”经营策略看我区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与80年代相比,我国90年代的市场需求特点和竞争态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温饱型消费转向小康型消费;千家万户自由竞争转向大公司、大集团主导的竞争。面临全新的形势,我区许多农畜产品加工企业难以适应,市场份额日益萎缩,生产能力大量闲置,经济效益逐年下滑。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却异军突起,规模讯速膨胀,业绩连年翻番,由80年代初一个资产仅40多万元、利悦不足5万元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佣有资产3.8亿元、年创利润6000多万元、在全国乳品加工行业举足轻重的名牌企业。"伊利"迅速成长的经验是多方面的,关键的一点是:"伊利"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成功地实施了规模经营、产品差别化、强化营销及延伸产业链等一系列全新的经营策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牢把握主动权,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诚然,各企业自身条件不同,竞争环境各异,不可能采取完全相同的经营模式,但是,认真研究、总结"伊利’成功的经营策略,根据实际加以吸收、借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实践:思想理论版》 1997年12期
出版日期 1997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