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中的权力、利益与秩序-以东北某“问题化”村庄干群冲突为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问题化”这一概念来源于孙立平的一篇文章[1]。在文中他指出,作为研究者我们很难从村民的相互称谓、抽烟聊天等平静的生活场景中,洞悉和研究村民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只有当有事情的时候,才能看出谁和谁远、谁和谁近。只有在这样的时候,真正的社会关系才能真正地展示出来。”在本文中,“问题化”乡村就是指这样“有事情”的村庄,即存在干群冲突的村庄。在“有事情”、存在法律纠纷的村庄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乡镇、村庄和农民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被激活、凸显出来。所以选择“问题化”村庄来做研究,更能把握住隐秘在农村日常表层之下的各种微妙的关系,本文就是以“过程—事件”[2]动态的解释来展示这些互动关系的内在逻辑。对“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战略与管理》 2002年1期
出版日期 2002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