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管压力与Pickett图一体化确定流动单元和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Pickett图上绘出毛管压力常数、传输速度、孔喉半径以及自由水面以上高度线。综合利用这些属性可确定流动单元和储集层,并阐明了地质学、岩石物理学和油藏工程问的重要关系。流动(或水力)单元与储集层的概念在过去几年里已相当成功地用于石油工业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传输速度K/φ可用于许多确定流动单元的实例中。井问流动单元的关系有助于确定储集层和预测储层性能。研究表明,对传输速度K/φ为常数的地层,有效孔隙度与真电阻率的Pickett交汇图为一系列相互平行的直线。直线的斜率与孔隙度指数m、含水饱和度指数n、和绝对渗透率方程中的常数有关。通过这些直线,可直接确定每一类流动单元在任意含水饱和度下的毛细管压力和孔喉半径。含水饱和度65%时的孔喉半径与Winland的r35值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以前发表的文献中没公开发表过此方法。画出K/φ常数曲线,可在Pickett图上绘出完整的毛细管压力曲线,包括束缚水饱和度和非束缚水饱和度的区域。以前用于确定给定层段绝对渗透率的经验方法是假设含水饱和度为束缚水饱和度。本文介绍了一种确定绝对渗透率的方法,它适用于层段含可动水的情况。我们通过Cdorado东南部Sorrento地区的Morrow砂岩资料和Dokoto北部LittleKnife地区MissionCanyon组的碳酸盐岩资料为例说明此技术的应用情况。我们认为,流动单元可通过单对数坐标的Pickett图、毛细管压力、孔喉半径和Winlandr35值一体化确定。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国外油气地质信息》 2003年3期
出版日期 2003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