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数学课上出“数学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当然也就是毫无疑问地接受了这个方法。为了让学生真正懂得这个计算方法的来龙去脉,可以这样启发学生对这个方法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转化为整数呢?对此,可以设例分析,如:0.644÷0.14,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是64.4÷14=4.6,如果把被除数转化成644÷140=4.6,结果相同。首先可以肯定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再进一步分析,若以被除数转为整数,可能会出现除数里仍然有小数,如64.4÷0.14,被除数化成644,则除数应为1.4,即64.4÷1.4,商的小数点难以确定。必须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变成6440÷14才能更简单、明确地计算出结果。由此可见,教材上的方法是较好的,经过比较分析以后自己提出的疑问得到了解释,这时他们对这个知识才真正融会贯通。关键词:学习障碍学法指导因材施教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的自然学科,是人们生活和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然而,数学对很多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单调、枯燥无味的,它不像语文那样,每篇课文都是一个美丽而动人的故事或一首悦耳动听的诗歌,感人肺腑。因此,为了适应课改的要求,作为教师,既要转变教育的思想观念,又要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于是,小学数学课中怎样才能上出数学味成了一个值得教师们共同探讨的问题。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尝试……
作者 王 丹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2012年2月(下)
出版日期 2012年0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