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极多主义”——一种另类“形而上”艺术(续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几乎所有在这里讨论的艺术家均否定作品的意义是艺术家自己赋予的。相反,认作品之后就与他们无关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吴山专曾尖锐地指出了这一点。他举了个例子,艺术作品好比植物,而艺术家则是土壤,植物的本质属性不因土壤肥沃与否而改变。所以,艺术家也无权和不能去确定作品的本质和意义。顾德新也坚持这一观点,所以他从不解释作品的意义。中国艺术家很少受到后结构主义的影响,罗兰·巴物“作者的死亡”的文章也鲜为人知。但吴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2003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