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临床诊治分析许海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治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诊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类型、诊断治疗情况及转归。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6~72h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平均发生时间(66.7±19.5)h,中期组明显高于早期组和晚期组(P<0.05)。早期组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律过缓为主,中期组以室性早搏为主,晚期组以房性与交界性早搏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经及时诊断后治疗总有效率88.89%,1例患者因心功能不全猝死,病死率为1.6%。结论通过分析得出,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时间和类型,有助于进行针对性检查和观察,及时发现并治疗可提高预后,降低病死率。
机构地区 许海彬文岚
出处 《心理医生》 2016年9期
出版日期 2016年09月19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