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心肌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心肌酶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44例按照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分为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组患儿在入院第二天清晨空腹,生理性黄疸组在颜面出现黄疸后第二天清晨空腹,均抽静脉血分别进行AST、LDH、α-HBDH、CK、CK-MB、CTn-T测定。病理性黄疸组于恢复期抽血复查上述指标。结果病理性黄疸组AST,LDH,α-HBDH,CK,CK-MB均明显高于生理性黄疸组(P﹤0.01)。治疗后恢复期各项指标明显降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O.05)。两组患儿血清CTn-T阳性率分别为87.6%和2.82%,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引起心肌损害,经治疗后可恢复到正常水平,应及时、早期治疗,以避免可能由此造成的心肌永久性损害。
出处 《医药前沿》 2013年29期
出版日期 2013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