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03年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目的调查1999~2003年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比较不同来源菌株之间耐药率的差别.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用WHONET5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5年间共收集大肠埃希菌6816株和肺炎克雷伯菌4411株.尿液、痰和血液等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主要标本来源.1999~2003年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广东地区的菌株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2003年增加到32.0%,两地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60%.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在1999~2003年间,广东和辽宁地区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逐年增高,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广东和辽宁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2003年广东地区产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9.6%和30.1%,辽宁地区的检出率分别为18.6%和26.6%.广东和辽宁地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头孢噻肟耐药、头孢他啶敏感率明显高于头孢噻肟敏感、头孢他啶耐药率.结论通过不同地区间临床分离株细菌耐药性的比较,了解耐药率间的差别,对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5年2期
出版日期 2005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