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方案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未填写
出处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4期
关键词 利福布丁 莫西沙星 耐多药结核病 炎症因子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55-02 耐多药结核病时一类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的肺结合疾病,此类患者多在自身结核病原有治疗方案疗效降低后经体外药敏性实验检测后确认其感染菌种已经对多类肺结核常规治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治疗难度加大,病程进展速度加快,传染按周期长,使得加强对耐多药结核病的有效治疗对于提升肺结核病的防治效果具有积极意义[1]。因此,为观察分析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中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方案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特选取68例患者开展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共68例开展治疗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抽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样本量均为34例。 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区间范围42~76岁,平均(59.24± 4.67)岁 病程区间7~19个月,平均(13.05± 2.67)个月。实验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区间范围43~76岁,平均(59.52± 4.94)岁 病程区间7~20个月,平均(13.54± 2.88)个月。本研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临床资料组间对比结果P> 0.05,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入院后经询问病史 病原体培养 影像学检查及体外药敏性检测后均确诊为耐药性结核病 家属及患者了解研究细则后均确认参与研究。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呼吸系统恶性疾病者 合并研究用药过敏反应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常规肺结核治疗基础上联合用药,吡嗪酰胺口服,0.75g/次,bid 异烟肼口服,0.5g/次,tid 利福平口服0.6克/次,2次/周 阿米星静脉滴注,0.4克/日,治疗前三月内,为1次/日,治疗3月后可改为1次/2天。 对照组接受莫西沙星治疗,即取莫西沙星片口服治疗,0.4g/日。实验组接受利福布丁 莫西沙星联合方案治疗,莫西沙星治疗同对照组,利福布丁取利福布丁片口服,0.3g/日2-3。 两组均需持续服药,定期入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及各时段耐药结核菌转阴率。 1.4 统计学
出版日期 2019年04月1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关键词

利福布丁 莫西沙星 耐多药结核病 炎症因子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55-02 耐多药结核病时一类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的肺结合疾病,此类患者多在自身结核病原有治疗方案疗效降低后经体外药敏性实验检测后确认其感染菌种已经对多类肺结核常规治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治疗难度加大,病程进展速度加快,传染按周期长,使得加强对耐多药结核病的有效治疗对于提升肺结核病的防治效果具有积极意义[1]。因此,为观察分析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中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方案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特选取68例患者开展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共68例开展治疗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抽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样本量均为34例。 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区间范围42~76岁,平均(59.24± 4.67)岁 病程区间7~19个月,平均(13.05± 2.67)个月。实验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区间范围43~76岁,平均(59.52± 4.94)岁 病程区间7~20个月,平均(13.54± 2.88)个月。本研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临床资料组间对比结果P> 0.05,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入院后经询问病史 病原体培养 影像学检查及体外药敏性检测后均确诊为耐药性结核病 家属及患者了解研究细则后均确认参与研究。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呼吸系统恶性疾病者 合并研究用药过敏反应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常规肺结核治疗基础上联合用药,吡嗪酰胺口服,0.75g/次,bid 异烟肼口服,0.5g/次,tid 利福平口服0.6克/次,2次/周 阿米星静脉滴注,0.4克/日,治疗前三月内,为1次/日,治疗3月后可改为1次/2天。 对照组接受莫西沙星治疗,即取莫西沙星片口服治疗,0.4g/日。实验组接受利福布丁 莫西沙星联合方案治疗,莫西沙星治疗同对照组,利福布丁取利福布丁片口服,0.3g/日2-3。 两组均需持续服药,定期入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及各时段耐药结核菌转阴率。 1.4 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