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与对话:中法比较诗学的必由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本文试图梳理中法比较文学及诗学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它呈现出三大层次性特征:一、译介出版层面的全面引进与规模效应;二、主体性研究成果的凸现即中法文学关系与文化交流的比较研究;三、研究与生产层面的多维性与不平衡性特征显著,尤其对不平衡性所导致的种种遮蔽性进行了揭示。同时强调应在研究范式和研究视域上寻求突破,并揭示其两大研究新质:一、将比较视域聚焦在中法近现代民族国家文学的诗学建构上,并分别以中法近现代诗学的首篇经典文本为中心进行考查;二、指出中法近现代文学及诗学发展史上的某种相似性结构性命题。
作者 侯洪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2006年2期
出版日期 2006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