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圈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后的病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电圈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后的临床效果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诊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342例(单纯型宫颈炎114例、颗粒性宫颈炎98例、乳突型宫颈炎130),行电圈切除术治疗(消融术74例、环切术230例、锥切术38例),分析电圈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后的临床效果及病理特点。结果环切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锥切术(P<0.05)。消融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锥切术和环切术(P<0.05)。环切术与消融术治愈率高于锥切术(P<0.05)。环切术与消融术感染率、宫颈管狭窄率低于锥切术(P<0.05)。早期浸润1例,发生率为0.3%。宫颈上皮内瘤变79例(Ⅰ级47例、Ⅱ级27例、Ⅲ级5例),发生率为23.1%。结论电圈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显著,病理分析准确。
出处 《心理医生》 2017年14期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