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指导小班幼儿绘画的独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凡属人种都有图画之贡献,凡属幼儿都有绘画之兴趣。绘画是口语的先导,表达美感之良器。”孩子们天生爱画画,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在创作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绘画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班幼儿的年龄正处于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儿童绘画发展理论所谓的第一个时期涂鸦期(2-4岁)。这一时期的幼儿在涂画时,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体验动作的乐趣,是他们特有的一种学习活动。二到四岁的孩子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离不开实物的帮助,涂鸦有助于孩子在行动中感知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逐步理解周围的事物;此时的孩子骨骼发育还不完善,手的动作比较笨拙,涂鸦有助于脑、眼、手的协调发展,加强手的力量、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而且涂画时要求许多心理机能协调参与,还参与大脑左、右半球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可以发泻情感,使人获得内心平衡和在环境中保持稳定的作用。既然如此,在这个时期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去要求孩子能拿出成人所谓的成品,而是要保护他们对涂涂画画与生俱来喜爱的天性,并帮助孩子维持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出处 《知识-力量》 2019年5期
出版日期 2019年05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