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PPP模式实施水利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水利工程 PPP 建设得到了普遍推广,为了更好推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提升建设质量,就需要完善 PPP模式水利工程项目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笔者就我国 PPP模式在水利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的概述入手,介绍了 PPP模式在水利工程项目风险上的应用,最后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PPP 模式;水利工程项目;财务风险 一、 PPP模式水利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的概述   (一) PPP模式基本定义    PPP模式即公私合作制,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在于互惠互利。而就社会资本方而言,采用 PPP模式的目的是在政府提供相应资源前提下通过自己的运营获得更多回报。对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就要求合作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明确彼此权利与义务,进而提升公共产品服务建设效率。   (二) PPP模式实施水利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的主要内涵    PPP模式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实施主要应用在项目财务风险管控上,旨在提升工程建设效率,降低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财务风险。政府在与建设企业进行合作时,会对企业项目进行监督管理,规范企业水利工程建设流程,同时针对不同 PPP项目自身特有的风险,分配其与社会资本方承担的风险责任,让 PPP模式对水利工程建设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控,进而实现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 PPP模式投资项目风险分析   (一)合同瑕疵所造成的风险   就我国 PPP模式在水利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上的建设来看,我国 PPP上位法缺乏法律依据,没有明确法律条文作支撑,导致 PPP模式在水利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上运用效率低下。这就容易导致工程建设企业与政府签订的合同存在瑕疵,缺乏法律保障,进而导致二者合作关系破裂,给水利建设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二) PPP项目融资过程中面临不确定的各种风险   我国关于 PPP模式的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但相应 PPP融资支持政策尚不成熟。而 PPP项目具有总投资规模大、周期长、风险大和收益低等独有特性,再加上融资方式单一、抵押增信不足、融资结构不合理、金融市场不健全、资产所有权问题、政府和社会资本对债务的承担责任范围等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致使 PPP项目遭遇了融资难题,进而很可能导致融资失败,影响项目正常运作,延缓了项目的进程。   (三)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PPP模式在企业项目推进的过程之中,存在 PPP项目的实际落实效率較低,相关基础设施内部配置工作缺乏科学性,难以实现企业风险的辨识,增加了水利工程建设企业在水利项目推进工程中的风险。   (四)项目运营过程中的收入风险    PPP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完成达到试运营阶段后,就产生了一定的收入来源,随之的收入风险也逐渐呈现。例如,市场收益不足、收费变更风险、财政补贴承诺未及时到位、收费的定价机制弹性不足等风险,均有可能会加大项目运营后所需求的最低风险,从而削弱社会资本方实施 PPP项目的积极性,给 PPP项目带来前所未有的财务风险。 三、完善 PPP项目投资财务风险的几点思考   (一)熟悉掌握风险控制政策   水利工程建设企业在对 PPP模式水利项目财务风险管控的同时,需要及时了解和落实相关水利项目政策,通过对相关政策的研究来分析 PPP模式水利项目风险管控建设存在的各种隐患,建立政策与 PPP模式一体化机制,科学管控企业的财务风险,深化 PPP模式水利项目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同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对财务风险不同方面予以分别思考   就企业的财务风险爆发的获取、投资及使用三个环节来看,想要对水利工程建设企业的财务进行高效管理,就需要强化 PPP模式在企业财务风险爆发的三个方面的运用,在水利项目工程建设的款项获得上需要加强企业 PPP模式规范工程款的取得,严格遵循相应的工作原则向政府单位以及企业单位获取。在水利工程款的投资上需要全面的分析投资项目的利弊,对投资商进行考察,选择资质比较高的投资方,同时提前做好项目风险预警方案,有效规避水利项目工程建设的投资风险。在水利项目工程款的使用上需要对工程款的各项支出进行记录,避免谎报钱款数量的情况发生。通过强化 PPP模式在企业财务风险爆发上的五个环节的运用,可以全面的强化企业的财务风险,推进水利项目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有效的开展。   (三)加强水利项目投资风险控制   在对水利项目相关投资的选择上需要采用静态标准与动态标准相结合的标准判定方法。就从水利项目相关投资的整体情况而言, PPP工程项目的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所划定的范围是不同的,只有通过将企业的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才能全方位对水利项目相关的投资进行科学分析,让企业对工程项目整体财务可行性的判断上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投资的风险性导致了水利项目在对相关项目的投资判断上存在多种形式,如在进行高风险的投资时,需要选择保险公司机构进行合作关系,来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在进行低风险投资时,就需要采用联合性投资方式,选择一些具备高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以企业的共同利益为前提,在投资风险分散基础上,降低资金投资,最终有效的规避企业投资风险。  
作者 张芳
出处 《城镇建设》 2019年23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0年01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