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心脏搭桥术后切口不愈患者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心脏搭桥术后切口不愈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 -2019年 7月本院心脏搭桥术后切口不愈患者 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试验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和配合度、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 2=10.000 0, P=0.001 6)。护理后,试验组 HAMD、 HAMA、生活质量及对护理的配合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愈合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神经系统损害、切口感染和血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 2=5.074 8, P=0.024 3)。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心脏搭桥术后切口不愈患者中的效果确切。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心脏搭桥术后切口不愈患者    心脏搭桥术也是冠状动脉搭桥术,是通过血管桥移植手术有效缓解远端心肌缺血的手术方法,其是通过在冠状动脉狭窄近远端之间建立通道,促使血液绕过狭窄位置达到血管远端的方法,可有效改善心肌血液供应,对于冠心病等的治疗效果确切 [1]。但心脏搭桥术风险大(因患者个体差异、营养较差或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易发生术后切口不愈),切口不愈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其可影响患者健康,影响术后康复,需在术后配合有效的护理,以改善患者預后,对于加速患者康复,维护护患关系意义重大 [2-3]。本研究选取 2016年 2月 -2017年 7月心脏搭桥术后切口不愈患者 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了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心脏搭桥术后切口不愈患者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年 2月 -2019年 7月本院心脏搭桥术后切口不愈患者 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为心脏搭桥术后切口不愈;均具有至少初中学历;均有正常沟通和理解能力。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精神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45例。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 1)术前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手术治疗环境,保持安静、光线良好,温度和湿度适宜。对患者进行充分心理评估,了解其内心想法,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告知患者心脏搭桥术后切口不愈的手术方法和配合事项,以亲切态度和患者沟通,以获得患者信任,使其明确(手术的安全性及配合事项)心脏搭桥术安全性和手术配合事项,激发其手术信心,消除心理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2)术后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加强脉搏、心率和血压等的监测,观察心电图变化,及时判断有无出现心肌缺血。另外,术后询问患者有无出现心前区不适,预防出血的发生。加强生活指导,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定时翻身和运动,避免长时间卧床而出现(压力性损伤)压疮。根据患者康复情况给予功能锻炼。    ( 3)加强对患者的切口观察及护理。第一,术后密切监测伤口敷料情况,腹带束缚包扎,松紧适宜,如有渗血及渗液及时报告医生。第二,引流管护理:首先保持有效负压引流,对引流管进行妥善固定,另外要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管路无打折、扭曲、堵塞等情况发生,对引流液的性质及量进行观察和记录。第三,嘱咐患者抬高下肢,以减轻腿部肿胀不适。对于明显疼痛的患者可给予热敷和止痛治疗。伤口观察及换药均由医生操作。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x±s)表示,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比较采用字 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试验组男 30例,女 15例;年龄 45~ 79岁,平均( 60.56±5.13)岁;病程 1~ 5年,平均( 3.11±0.24)年。对照组男 28例,女 17例;年龄 46~ 79岁,平均( 60.52±5.11)岁;病程 1~ 5年,平均( 3.15±0.21)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术后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 2=10.000 0, P=0.001 6)。     2.3 两组护理前后 HAMD、 HAMA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 HAMD、 HAMA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试验组 HAMD、 HAMA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出处 《健康养生》 2019年21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0年07月2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