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发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及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1年1月— 2016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收治的191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64例,女27例;年龄18~60岁,平均46.4岁。致伤原因:交通伤97例,高空坠落伤55例,重物砸伤30例,摔伤9例。损伤节段:颈髓损伤98例,胸髓损伤52例,腰髓损伤19例,圆锥损伤22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A级61例,B级52例,C级38例,D级40例。将收缩压低于90 mmHg,心率低于60次/min定义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其中35例为低血压组,156例为非低血压组。观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致伤原因、骨折类型、脊髓损伤节段、ASIA分级、血压、心率、合并损伤及住院时间。应用单因素分析模型观察各因素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发生的相关性,筛查导致低血压发生的可疑相关因素,再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相关的高危因素。结果发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患者均为颈髓和胸髓损伤,在98例颈髓损伤患者中,26例发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7%;在54例胸髓损伤患者中,9例发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17%,均为T5节段及以上损伤的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致伤原因、骨折类型、是否有合并损伤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脊髓损伤节段、ASIA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脊髓损伤节段(OR=0.185,95%CI 0.081~0.424)和ASIA分级(OR=0.108,95% CI 0.048~0.244)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显著相关(P<0.01)。结论脊髓损伤节段与ASIA分级是发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脊髓损伤节段越高,脊髓损伤程度越重,越容易发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低血压。
出处 《中华创伤杂志》 2020年05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