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外伤性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外伤性青光眼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4岁425例儿童眼外伤中继发性青光眼共67例(67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组52例(52只眼),开放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组15例(15只眼)。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其效果。随访时间1个月~2年。结果425例儿童眼外伤中有251例闭合性眼外伤和174例开放性眼外伤。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发生率(20.72%,52/251),高于开放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发生率(8.62%,15/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23,P=0.001)。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发病时间早于开放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前房积血是闭合性眼外伤青光眼的主要病因(40.38%,21/52),混合型机制是开放性眼外伤青光眼的主要病因(73.33%,11/15)。患者均经常规药物治疗,眼压不能控制者闭合性眼外伤青光眼组有22例行手术治疗(42.31%,22/52),开放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组有3例(20.00%,3/15),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χ2=2.477,P=0.116)。末次随访闭合性眼外伤青光眼组患者的平均眼压高于开放性眼外伤青光眼组(t=2.828,P=0.006)。两组患者末次随访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4,P=0.218)。结论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较开放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常见。前房积血和混合型机制分别是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和开放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常见发病原因。药物治疗仍是首选,但滤过手术是控制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有效途径。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