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管理模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慢病管理模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慢病管理模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干预6个月后的疾病管理知识掌握、血液指标、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在疾病基础知识、日常生活、药物治疗、病情监测、关节保护和功能锻炼的疾病管理知识评分分别为(3.21±1.05)分、(4.87±1.21)分、(4.91±1.55)分、(3.72±1.02)分、(4.21±1.24)分、(5.32±1.75)分,高于对照组的(2.24±0.76)分、(3.35±0.94)分、(3.84±1.27)分、(2.38±1.14)分、(3.05±0.98)分、(4.38±1.2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764、7.015、5.505、6.194、5.190、3.099,P均<0.05)。观察组患者类风湿性因子、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分别为(13.48±3.27)U/ml、(23.23±5.81)mm/h、(15.34±4.36)mg/L,低于对照组的(16.59±4.18)U/ml、(28.65±5.74)mm/h、(18.77±4.83)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144、4.693、3.727,P均<0.001)。观察组的一般自我效能、达成结果、自我管理、应对问题的评分分别为(3.74±0.98)分、(3.95±0.89)分、(3.87±0.84)分、(4.17±1.15)分,高于对照组的(2.92±0.74)分、(2.97±0.75)分、(2.94±0.73)分、(3.26±0.9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772、5.954、5.910、4.351,P均<0.001)。观察组患者在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健康自我认识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72±1.15)分、(6.20±2.24)分、(5.43±1.37)分、(3.53±1.25)分,高于对照组的(1.59±0.57)分、(3.06±1.32)分、(3.21±1.08)分、(1.35±0.4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1.735、8.540、8.998、11.481,P均<0.001)。结论慢病管理模式能够增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疾病管理知识掌握和自我效能,改善疾病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