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伞形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蕈伞形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01年6月至2013年4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因葡萄膜黑色素瘤行眼球摘除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102例102只眼的病理切片纳入研究。根据肿瘤切片最大截面外形,将切片分为蕈伞形葡萄膜黑色素瘤(A组),扁平形、半球形、球形葡萄膜黑色素瘤(B组),分别为30、72只眼。计算肿瘤高度-基底比值。根据美国眼黑色素瘤多中心研究组标准将肿瘤分为小、中等、大肿瘤。依据改良Callender分类法将肿瘤细胞类型分为梭形细胞型、混合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和其他。应用麦克奥迪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Motic Med 6.0 )软件行图像采集和测量。A组、B组视网膜薄变率比较行χ2检验。结果A组30只眼中,大肿瘤19只眼(63.3% ),中等肿瘤11只眼(36.7% );B组72只眼中,大肿瘤49只眼(68.1% ),中等肿瘤16只眼(22.2% ),小肿瘤7只眼(9.7% )。A组、B组平均瘤体基底直径分别为(14.2±5.1)、(18.7±6.4)mm;平均瘤体高度分别为(10.0±2.1)、(7.6±3.9)mm;肿瘤高度-基底比值分别为0.77±0.29、0.44±0.28。A组30只眼中,梭形细胞型24只眼(80.0% ),上皮样细胞型1只眼(3.3% ),混合细胞型5只眼(16.7% );视网膜薄变22只眼(73.3% )。B组72只眼中,梭形细胞型52只眼(72.2% ),上皮样细胞型5只眼(6.9% ),混合细胞型11只眼(15.3% ),其他4只眼(5.6% );视网膜薄变21只眼(29.2% )。两组视网膜薄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4,P=0.000 )。结论蕈伞形葡萄膜黑色素瘤瘤体高度增加快,视网膜薄变率高。
机构地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7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730
出处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0年02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