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三线治疗转移性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三线治疗转移性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既往接受标准同步放化疗后发生远处转移,给予二线化疗失败的转移性食管癌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伊立替康单药静脉化疗;试验组给予口服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静脉化疗。治疗2周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15±7.52 vs. 74.62±8.59,t=-0.137,P=0.892);治疗后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70.77±6.28 vs. 72.69±8.74,t=-1.761,P=0.084);但试验组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t=3.035,P=0.006);对照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0,P=0.32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1~2级,试验组1~2级骨髓抑制和腹泻发生率分别为61.5%(16/26)、46.2%(12/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2%(5/26)、19.2%(5/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665,P=0.002;χ2=4.282,P=0.039)。试验组疾病控制率为73.1%(19/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2%(12/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48);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2 d和45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92,P=0.032)。结论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三线治疗转移性食管癌疗效明显,但一定程度增加了1~2级骨髓抑制、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且KP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
出处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21年08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9月2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