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孕妇孕期体力活动状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孕妇孕期体力活动水平及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在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产检的IVF-ET孕妇958例为调查对象,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评估不同孕期产妇的体力活动水平,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孕期持续体力活动的危险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3个阶段均约50%以上的孕妇处于低体力活动水平,高体力活动水平孕妇最少,均不达1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体质量指数(BMI)>28.0 kg/m2(OR=1.654,95%CI:1.087~2.514,P=0.019)、双胎(OR=1.835,95%CI:1.157~2.909,P=0.010)、移植次数≥3次(OR=1.783,95%CI:1.109~2.863,P=0.017)是造成孕妇低体力活动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孕妇(OR=0.548,95%CI:0.344~0.873,P=0.011)及其配偶文化水平(OR=0.620,95%CI:0.490~0.784,P=0.042)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IVF-ET孕妇孕期体力活动水平普遍较低,其与孕前肥胖、妊娠胎数、移植次数、孕妇及其配偶文化水平有关,医护人员需加强孕期运动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并根据不同人群制定针对性的活动指导方案。
出处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20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0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