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单纯病椎间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可行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单纯病椎间固定融合术与后路病椎间固定、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单、双节段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3例单、双节段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病历资料,男42例,女21例;年龄(50.9±8.18)岁(范围38~69岁);单节段44例,双节段19例。采用单纯病椎间固定融合术治疗31例(单纯固定组),采用后路病椎间固定、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32例(病清固定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服药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Frankel分级和临床疗效。结果63例患者随访时间(27.16±6.07)个月(范围15~38个月)。单纯固定组单节段的手术时间为(105.86±16.66)min,术中出血量为(295.00±55.11)ml,术后住院时间为(4.45±1.53)d,均明显少于病清固定组(P< 0.001),术后服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纯固定组双节段的手术时间为(150.33±26.29)min,术中出血量为(242.05±50.56)ml,术后住院时间为(4.56±1.50)d,均明显少于病清固定组(P< 0.001),术后服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单纯固定组和病清固定组单、双节段的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降低,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节段单纯固定组和病清固定组CRP在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节段单纯固定组和病清固定组术后3个月CRP分别为(1.29±0.52)mg/L和(1.36±0.48)mg/L,较术前(7.39±4.03)mg/L和(6.88±2.91)mg/L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双节段单纯固定组和病清固定组ESR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组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优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固定组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6.5%,2/31),病清固定组8例(25%,8/32),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4.057,P=0.044)。结论在规范抗布鲁杆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后路单纯病椎间固定融合术治疗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手术疗效满意,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下地时间早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出处 《中华骨科杂志》 2021年20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0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