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工作的结构分析及模型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知识工作生产率问题被视为二十一世纪最大的管理挑战之一。显然,对知识工作本身规律和特征的把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界定知识工作为非程序性、非规范性工作的基础上,对知识工作的层次性结构进行分析,建立了描述知识工作结构的树形模型。该模型描述了不同知识员工对同一工作任务的不同认识,反映了知识工作结构本身存在非程序性和非规范性特征。文章在树形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结构熵的概念,用以定量表述知识工作结构的非程序性和非规范性,以及知识员工对工作任务认识的不确定性。在知识工作结构熵模型的分析框架下,文章进一步就基于结构熵的生产率研究进行了探讨,从中寻求知识工作的最优生产率对应的程序性、规范性程度以及潜在的创新性行为。文章的结论指出,对于知识工作,程序化和规范化并不必然导致最优绩效。过高或过低的程序和规范都会影响知识工作的生产率。掌握知识工作的结构性特征规律,努力实现知识工作的程序化和规范化管理,同时挖掘知识工作中的创新行为,促进知识工作的共享,将是知识工作生产率提高的重要途径。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南开管理评论》 2007年6期
出版日期 2007年06月1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