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R交接班模式在儿科应用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通常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机体内的各个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并且患儿的病情通常发病急促,病情变化相对较快,与此同时患儿自身的表达能力相对较差,很难真正表达清楚自身的需求与不适的状况,这些因素都将会致使交接班时关于患儿的信息量变得相对较大,而护理人员必须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关于患儿的详细资料进行整合,并将准确有效的信息,详细地传达给医师,以确保患儿的健康安全,因此需要更有效的交接班模式。SBAR交接班模式便是一种标准化的病情交流模式,主要内容包括S(Situation现状)、B(Background背景)、A(Assessment评估)、R(Recommendation建议),这种模式能够使护理人员更加详细快速地掌握患儿的信息,同时有效促进了医护沟通,将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与信息的完整度,从而进一步确保患儿的安全。
出处 《中国医学人文》 2021年33期
出版日期 2022年07月0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